秋日的海望路一步一景,宛如一條綢帶,將沿線樹木、農田、村莊串聯,構成一幅幅畫中有路、路中有景的綠色生態畫卷。
“現在正是賞秋景的時節。如今,路通了,一路上有美景相伴,心情特別舒暢?!比涨?,五原縣建豐農場七分場村民胡清泉走在海望路上,喜不自勝。
一條風景公路、生態公路、綠色公路背后的故事,在景隨車移、路景交融的穿行間慢慢展開——
向“海”而行的海望路
海望路的起點位于杭錦后旗永明海子處,這里是總排干溝的源頭、一排干的尾部,也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里記載的古屠申澤的一部分。這里有漫漫沙海,有碧波蕩漾的湖水,還有梭梭林、蘆葦叢……儼然構成了一幅唯美的生態畫卷。
“近年來,永明海子實施了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在永明海子周邊實施道路硬化、綠化等項目,不僅凈化了永明海子的水體,還起到了防風固沙的作用?!焙煎\后旗蒙海鎮副鎮長敖建軍說。
沿著與總排干并肩而行的海望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路兩邊是郁郁蔥蔥的樹木,白鷺時而劃過水面……這一切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美不勝收?;纳娇菟赏?,綠水青山呈今朝,讓人不禁回想起當年老一代排水人改荒換綠的奮斗場景。
1989年,老一代排水人閆向智主動到總排干競豐點工作,克服總排干兩側土地鹽堿、缺水等困難,靠肩挑鍬挖,歷時8年,在總排干保護地內栽植黑皮柳、小美旱、垂柳、果樹等8600余株。在他的精心養護下,這些樹逐漸成林,成為總排干沿線最早的百畝林場。
“那時候,大家都堅持‘先治坡,再治窩’,齊心協力綠化造林。1993年,我們開始建設所段,第一次種植了梨樹,又專門學習了嫁接技術。2001年,梨樹第一次掛果,我們別提多高興了?!被貞浧甬敃r的場景,閆向智依舊激動不已。
楊樹、柳樹、沙棗樹……如今,綠色已成為總排干最厚重的底色。一代又一代排水人辛勤耕植、精心呵護,以綠化家園為己任,讓擔負排水重任的總排干成為了河套的標志性景觀。
行走在海望路上,還可以看到一條媲美胡楊林的神奇紅柳帶。繁盛的紅柳一團團、一簇簇,均勻分布在總排干兩岸,像一個個忠誠的衛士,不懼風霜,守護著總排干。
“路通了,我們排水人日常出行和工作更方便了?!焙犹坠鄥^水利發展中心排水分中心第四排水所副所長邱永軍笑著告訴記者,“海望路通車不僅極大地減輕了總排干右岸堤頂溝道工程的日常管理維護工作,還給我們日常巡視、防洪防汛帶來了極大便利。”
一路前行,隨處可見的豐收場景彰顯著河套平原的豐饒與魅力。
沿途皆美景中抵達海望路的終點——河套灌區水利發展中心排水分中心紅圪卜揚水站。“總排干是全國控制排水最大的農田排水系統。2014年后,總排干又承擔起了為烏梁素海實施生態補水、改善水生態環境的重要職能?!焙犹坠鄥^水利發展中心排水分中心紅圪卜揚水站副站長薄毅說。
總排干運行50多年來,累計排入烏梁素海的水量約245億立方米,排鹽近4063萬噸,對控制河套灌區地下水位、防治土壤鹽堿化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全市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乃至全市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綠色是巴彥淖爾的底色和價值,生態是巴彥淖爾的責任和潛力。與總排干并肩而行的海望路一路向“海”而行,以路聯景、以景引路,巴彥淖爾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綠色之路正在向未來有序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