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其毛都口岸“十二進七出”智能卡口,一輛輛滿載煤炭、銅精粉的貨車在貨運通道有序排隊,依次入關,平均每輛車僅需十幾秒鐘即可完成過卡。與此同時,淖爾中慧AGV智能通關及海關監管場所內,一輛輛AGV無人駕駛車輛從蒙古國AGV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出發,吊裝上裝滿進口煤炭的集裝箱后,沿著指定路線自動導引,有序通關。今年截至10月15日,甘其毛都口岸已累計完成進出口貨運量3183.68萬噸。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對外開放向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新方式和更深層次拓展,為建設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打下堅實基礎。
龐大的過貨量對甘其毛都口岸的通關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7月,內蒙古淖爾中慧物流有限公司(淖爾中慧AGV智能通關及海關監管場所)開始試運行,蒙古國與我國的AGV園區間的跨境通道也正式開通。作為全國首個陸路口岸AGV無人駕駛跨境運輸項目,甘其毛都口岸AGV跨境運輸業務涵蓋了貨物進出口、智能通關、倉儲管理等領域。AGV專用通道全長4.7公里,路寬16米,為雙向四車道,由“兩進兩出”智能卡口和專用道路構成,通過配套專用通道和智能通關系統,實現了口岸跨境運輸的無人駕駛和智能通關。專用通道上的AGV配有智能控制系統,可以根據實時交通狀況提供最優路線,遇到運行路線擁堵,系統便會重新規劃路線。目前,共有60臺AGV車輛,每臺車額定載荷70噸,重載最高時速18千米,空載最高時速可達25千米,過貨量預計可以達到每年1000萬噸。
監管場所內車輛作業中
口岸功能和通關效能是高質量建設向北開放橋頭堡的“筋骨”。今年,甘其毛都口岸管委會及海關、邊檢等部門合力提升智能化應用和聯動監管質效,助力貨物進出口“快通秒放”,著力放大外貿體量。據統計,截至10月15日,甘其毛都口岸進口煤炭3068.8萬噸,進口銅精粉77.73萬噸,進口錳礦0.01萬噸,出口貨物37.15萬噸。
國外的優質礦產品從向北開放的大門引進來,我市的特色農產品同時走了出去。
五原縣是全國最大的向日葵種植縣,聚集著200多家外貿企業,每年葵花籽貿易額占全球六分之一。在五原縣民泰農貿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全自動的生產設備快速運轉,經過精選后,干凈飽滿的葵花籽流入包裝袋。“這批優質葵花籽將走出國門,走向中東、歐洲等地。”公司總經理王飛說,“我們公司年出口貿易額達4億元,產品遠銷德國、韓國、埃及、土耳其等幾十個國家。”
建設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是國家為內蒙古量身定制的戰略定位。作為內蒙古外貿的“領頭雁”,我市充分發揮現代農牧業產業化優勢和區位優勢,聚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蜜瓜上市時節,內蒙古眾聚達貿易有限公司曾組織人員在五原縣天吉泰鎮二合永村的田間地頭選瓜摘瓜。在這里精挑細選出的蜜瓜,最終從云南河口口岸出口到了越南。企業銷售總監李建平說,公司從去年開始出口蜜瓜到越南,今年又和老撾、俄羅斯等一些國家初步達成了合作協議。
抓住對外經貿發展新的增長點,我市建立健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創建縣級甜瓜外貿轉型升級基地1個、外向型產業企業3家、農業專業合作社11家,并通過組織企業外出洽談對接設立海外倉,逐步形成了輻射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國家的國際營銷網絡。
今年以來,我市圍繞推動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實施新一輪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培育建設工程,持續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深挖用足B型保稅物流中心功能,積極引進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建設綜合服務中心項目,支持企業創新對外投資合作方式,并充分利用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引導企業走出去參加境外展會,鼓勵企業加大境外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建設。各相關部門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深入企業問計問需,加大服務力度,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1—7月,我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繼續領跑全區。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64.1億元,同比增長9.25%,在全區占比為22.6%,位列全區第一。其中,出口總額為42.84億元,同比增長18.93%;進口總額為221.26億元,同比增長7.55%。前7個月,我市農產品出口累計完成39.5億元,占全區出口額的62.4%,穩居全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