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中,人們往往更關注血糖的升高,而忽視了血糖過低可能帶來的危害。
什么是低血糖?
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標準是血糖<2.8mmol/L,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mmol/L就屬于低血糖。低血糖一般見于飲食過少、空腹時間過長、空腹劇烈運動,也見于降糖藥物過量或者患有內分泌腫瘤的患者。
低血糖的臨床表現和危害
低血糖一般表現為心悸、出汗、頭暈、手抖以及有饑餓感等,嚴重的還會出現神志改變、認知障礙、抽搐和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低血糖的治療
一旦出現低血糖癥狀,應立即檢測血糖并采取措施改善癥狀。
若患者神志清楚,可以口服糖水、含糖飲料,或進食糖果、餅干、面包、饅頭等即可緩解。
若患者已發生低血糖昏迷,應立即撥打120及時就醫,遵醫囑給予靜脈注射50%葡萄糖40~60ml,或遵醫囑盡快靜脈滴注5%~10%葡萄糖,以便快速提升血糖。
若患者已神志不清,切忌喂食以免誤吸或呼吸道窒息。
對于藥物引發的低血糖,應停用相關藥物并及時就醫。
如何預防低血糖?
學會使用便攜式血糖儀,以便出現低血糖癥狀時,能及時自測血糖。
合理使用降糖藥物,避免自行調整劑量。
酒精、咖啡因、抽煙等都會嚴重影響血糖的穩定,最好戒除或少用。
合理飲食,每天需要正常進食,注意均衡營養。
適當運動,避免在餐前進行劇烈運動,可每天進行規律運動。
如有反復低血糖發生,應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
巴彥淖爾市蒙醫醫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