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正在進行的一項灰度測試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據報道,微信支持好友數超過1萬的用戶,查看已刪除自己的好友,并可以選擇性篩選與刪除好友。有網友希望普通用戶也可以享受到這個好功能;更多的網友表示對新功能無感,不在意誰刪除自己。
掃一掃即添加,微信等社交平臺加好友方式越來越簡單,但好友數量倍增也成了很多人的隱形負擔。有的好友只是點頭之交,飯局酒局過后,聯系為零;有的是臨時需要溝通,事罷再無交集;有的好友顯示昵稱,時間一長,根本想不起真實姓名……所謂的好友,加著不聯系、白占名額,但要刪往往不好意思,怕對方發現了不悅。尷尬的是,很可能在自己糾結要不要刪的時候,對方早已經單方面解除了好友關系。
誰能有1萬個好友?但大多數人微信好友偏多過多則是事實?!昂糜讶餆o好友,朋友圈里無朋友”,這句話雖然夸張,但也折射出當下無效社交無限膨脹的現實。微信好友和親朋好友,早已不是一個概念。現實生活中,一個人能建立的有效社交人數有限,能真正交心的更是屈指可數,過載的社交關系已讓很多人不堪其擾。
工具要為人服務,全民普及的APP更應該把用戶體驗放在首位。此次微信推出新功能,意在用技術解決用戶痛點,雖然設置了“1萬個好友”的前提,讓這個功能暫時形同虛設,但網友依舊為新功能點贊足以說明,表面上是希望可查已刪除自己的好友,實質是愿意“一別兩寬”,進而為各自的社交減負。也有網友吐槽新功能會引起人際關系緊張,如果因此堵心,其實也就沒有“倒查”的必要。
查看單刪好友,是技術發展帶來的小小功能提升;添加真正的好友,則考驗每個人的定力和選擇。其實,是否刪除陌生的“好友”,無關通訊錄有沒有1萬人,只是有關是不是自己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