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杭錦后旗二道橋鎮東方紅村辣椒集中種植園區,村民們忙碌地穿梭在田間地頭,采摘、挑揀、打包、裝袋……一派熱火朝天的秋收景象。“我今年種了12畝辣椒,每畝收入約4000元,今年的收成不錯。”村民石玉明說。
近年來,杭錦后旗堅持黨建引領,以“三打破、五統一、一重新”思路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化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和節水產業。結合旗情實際,因地制宜推動發展辣椒產業,建成集智能墑情監控、精準水肥一體化滴灌等于一體的萬畝數字辣椒種植示范園3個,為辣椒產業各環節科技創新、技術攻關、試驗示范奠定良好基礎。通過引進辣椒新品種、打造規模化種植基地、實施辣椒深加工、打通銷售渠道等措施,讓“小辣椒”成為鄉村振興“大產業”。
二道橋鎮黨委積極培育本土人才,并成立了杭錦后旗隆正農牧業專業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7500畝,連片種植辣椒,訂單帶動周邊村組種植辣椒10000余畝,推動區域經濟作物規模化、科學化種植。合作社全部應用水肥一體化滴灌和農業“四控”技術,保證了辣椒的品質和產量,畝均效益可達6000元。依托辣椒種植產業,二道橋鎮積極探索“統種共富”產業發展模式,由黨支部帶頭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黨支部+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村民通過流轉租賃入股的方式,將1000畝土地歸于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集中經營,按照“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的方式進行適度經營,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今年,我們和四川省郫縣豆瓣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依托該公司成熟的生產加工銷售渠道,訂單種植千斤紅辣椒4000畝,并輻射帶動周邊村組種植辣椒達11000畝以上。同時,我們充分發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用,依托辣椒訂單,延長產業鏈,投資375萬元新建農貿市場5000平方米,投資500萬元新建辣椒加工車間1891平方米,年可加工辣椒1600噸,實現辣椒就地儲藏,錯峰銷售。”沙海鎮新紅村黨支部書記連衛忠介紹。
近年來,沙海鎮黨委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按照“一村有一品,村村有基地”的發展思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依托新紅村蔬菜專業合作社積極與四川、重慶、山東、河南等地企業合作,構建“育苗+訂單+種植+收儲+保鮮+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持續帶動農民增收。
如今,辣椒產業已成為杭錦后旗的優勢特色產業,從標準化大棚育苗到機械化移栽,從社會化服務到品質化深加工,辣椒種植、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日趨完善,“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黨支部+企業+基地”等多種模式的效應也日益凸顯。目前,全旗共有辣椒初加工企業32家,深加工企業3家,年產值達10億元,辣椒產業已然成為推進杭錦后旗鄉村全面振興的一股強勁動力。
杭錦后旗旗委政府將辣椒產業作為一項富民產業大抓特抓,成立辣椒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杭錦后旗辣椒產業協會,制定《杭錦后旗辣椒產業三年發展規劃(2023-2025年)》《杭錦后旗促進辣椒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措施》,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大力試驗推廣辣椒新品種、新技術,推行“保姆式”“菜單式”服務模式,培育一批原料基地優、倉儲能力足、加工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示范聯合體,辣椒種植規模每年穩定在10萬畝以上,穩步推進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
“杭錦后旗將大力推動辣椒產業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精細化加工,從抓品種引育、基地建設、訂單種植、精深加工、科技服務、社會化服務等10個方面對辣椒產業發展進行政策引導,進一步推動辣椒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持之以恒做好‘辣’文章、叫響‘椒’品牌,真正把辣椒產業打造成為引領農民共同富裕的新興‘紅色產業’。”杭錦后旗旗委書記韓志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