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鮮明指出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作用,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了重要論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立足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著眼賡續中華文脈、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使命,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了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重大部署,對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具有重要指導和引領作用。
從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到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一方面突出了主體性,意味著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需要打破西方話語迷思,更加彰顯獨立自主;另一方面突出了系統性,意味著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形成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從而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各種風險挑戰,更好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就要進一步堅守理論創新的“根”和“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個重大命題本身就決定,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不動搖,特別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結合起來,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永葆馬克思主義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是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深厚基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意味著我們的改革將突進深水區,不斷面對接踵而來的復雜局面和重大問題,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將中華民族在漫長奮斗中積累的文化財富作為有益滋養,充分汲取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積累的偉大智慧,以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方案、中國主張破解發展困境、改革難題,也為更多發展中國家加快走向現代化拓展路徑選擇、豐富實踐樣本。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就要優化學科體系建設。學科體系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中居于基礎地位,學科體系的健全和完善,為學術研究和話語表達提供堅實支撐。要統籌各類社科資源和研究力量,深入開展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系統化構建,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特別是加強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建設。要因應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增設、調整相應學科,加快布局應急學科,逐步形成基礎學科健全扎實、重點學科優勢突出、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創新發展、冷門學科代有傳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輔相成、學術研究和成果應用相互促進的學科體系。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就要深化學術體系建設。學術體系是連接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的橋梁紐帶,圍繞學科體系展開,促進話語體系建設。要創新科研組織方式,突出有組織的科研,積極開展跨部門、跨地區、跨區域學科合作研究,推進協同創新。要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發揮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國家社科基金等平臺作用,將各類平臺打造成集聚人才資源和科研資源的學術高地,形成社科研究協同發展大格局。要以學術質量、成果轉化、社會影響為主要衡量標準,研究建立導向鮮明、符合規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學術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就要強化話語體系建設。話語體系是哲學社會科學思維能力、理論水平、精神風貌的集中展示,是哲學社會科學特色、風格、氣派的最直觀體現。要鼓勵和支持各類研究力量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臨的重大問題、學術理論界的前沿問題、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拓寬學術視野、開展學術交流、推動學術創造、發布學術成果。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就要重視發揮人才的基礎性作用。人才是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第一資源。要實施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工程,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加大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健全符合文化領域特點、遵循人才成長規律的人才選拔、培養、使用機制,努力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結構合理、銳意創新的文化人才隊伍。要完善哲學社會科學青年人才的發現、選拔、培養機制,營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政策環境。要健全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學者制度,將哲學社會科學人才更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就要構建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誠信體系。誠信是優良學風的核心要義,是做人做學問的重要基石。要健全完善教育、預防、監督、懲戒為一體的學術誠信體系,引導各類學術研究機構積極履行科研誠信主體責任,發揚學術民主,鼓勵自由探索,營造積極健康的學術生態。引導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激烈的社會變革期和利益調整期始終遵守學術規范、恪守學術道德,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底線。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是黨中央賦予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新的歷史使命,也是新時代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戰略目標。我們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內生動力,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哲學社會科學力量。(作者:侯慧杰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