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冷空氣到來,近日多地氣溫大幅下降。人們在注意保暖的同時,還需警惕一種因寒冷而誘發的皮膚疾病——寒冷性蕁麻疹。天津市中研附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張峻嶺表示,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蕁麻疹,寒冷性蕁麻疹有其獨特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進入秋冬季節要高度關注。
寒冷性蕁麻疹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普遍認為與寒冷刺激下皮膚肥大細胞的活化有關。當皮膚暴露于寒冷環境時,肥大細胞會釋放組胺等炎性介質,導致皮膚神經活化,引發一系列過敏癥狀。
寒冷性蕁麻疹的臨床表現多樣,主要包括皮膚暴露于寒冷刺激后出現瘙癢性風團、血管性水腫等。這些風團和水腫通常局限于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等,但嚴重時也可能累及全身。此外,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頭痛、低血壓、暈厥等全身癥狀,甚至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預防寒冷性蕁麻疹,一要逐步適應寒冷環境,對于易發人群,避免突然暴露于寒冷刺激。可以通過逐漸增加寒冷暴露的時間和強度,幫助身體逐漸適應并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二要加強皮膚保濕,使用溫和、無刺激的保濕產品,保持皮膚濕潤,有助于增強皮膚屏障功能,減少外界刺激對皮膚的傷害。三要避免過度搔抓,當出現瘙癢癥狀時,應避免過度搔抓皮膚,以免引起皮膚破損、感染或加重癥狀。可以涂抹抗過敏藥膏來緩解瘙癢。
此外還要進行飲食調理與健康生活,保持清淡的飲食,避免攝入過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富含抗氧化劑和維生素的食物攝入,如新鮮水果、蔬菜等,有助于增強身體免疫的調節能力。同時,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情緒狀態,也有助于預防寒冷性蕁麻疹的發生。
寒冷性蕁麻疹的發病機制復雜,治療往往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調整。對于已知患有寒冷性蕁麻疹的患者,建議定期就醫檢查,了解病情進展,并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治療方案。同時,關注自己的身體反應,如出現新的癥狀或病情加重時,應及時就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