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是山楂、柿子、板栗、螃蟹等大量上市的時節,都是不少人的“心頭好”。但板栗和山楂混在一起吃可能存在健康風險。
47歲的張先生感覺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已有近半個月,前兩天腹痛加劇,還都是黑便。張先生在醫院進行了胃鏡和結腸鏡檢查后,腸道很健康,但一年前同樣健康的胃里卻出現一個5厘米×8厘米的結石。醫生帶著張先生細細復盤這段時間的飲食,發現了端倪:一到秋天,張先生就喜歡躺在院子里的搖椅上吃板栗和糖山楂,兩天前,他甚至一口氣吃了半斤山楂,殊不知這“秋日限定”美味吃多了也不行。通過治療,張先生的腹痛癥狀消失,復查時,胃內也沒有結石了。
俗話說:八月的梨棗,九月的山楂,十月的栗子笑哈哈。不少網友表示一般賣板栗的旁邊就會賣山楂,它們是搭配著一起賣的。
山楂富含鞣酸和果膠,板栗富含植物蛋白和膳食纖維,同時進食后,在胃酸作用下,鞣酸與食物中的蛋白質混合后會形成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物,鞣酸蛋白沉淀物與植物纖維、果膠等食物殘渣混合在一起,則會如同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最終形成胃結石。
是否產生結石在很大程度上受個體差異和食用量影響,并且通過脫澀處理后的山楂,鞣酸含量會降低。對健康人而言,即使產生少量鞣酸蛋白沉淀物,也可隨著胃腸蠕動排出體外。
消化內科醫生提醒,不建議大家空腹食用柿子、山楂、黑棗等富含鞣酸的食物,也不要把橘子、獼猴桃等酸性水果與板栗、螃蟹、肉類等高蛋白食物一起吃。
有胃炎、胃潰瘍及胃腸動力不好的人群,尤其是兒童和老人,應盡量少吃柿子和山楂,更不要混著吃。
若進食后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請盡早就醫。 據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