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烏蘭布和分中心不斷強化水利工程建設,加大國管渠道植樹造林力度,為保護黃河、總干渠不受沙漠侵蝕作出了積極貢獻。
建立防沙林帶。根據灌域所處的地理條件,所修建的眾多灌溉渠道,實際上就是水利治沙防沙工程,幾條大干渠的布設,就是按地形條件和治沙的要求而決定其走向的。例如:原沈家河渠(現東風渠)的改建和延伸,正好把烏蘭布和灌域從東南到西北全部包圍起來,興起一條綠化帶,成為防止烏蘭布和沙漠東侵的第一條防線。第二條防線是一干渠,一干渠平行于第一條防線,并將分干以下渠系向西北直插入烏蘭布和沙漠北部腹地。在一干渠建成放水后,烏蘭布和分中心不斷培修加固渠道,清淤歲修,并在渠側植造防風固沙林帶,建立起了第二條綠化帶,成為第二條水利治沙防線。
渠道兩側樹木蔥蘢
多措并舉防沙固渠。灌域部分渠道建成后,曾一度受到風沙侵蝕,比較嚴重的時候,沙子甚至能掩埋渠道。為解決這一問題,烏蘭布和分中心落實了多項防沙舉措,總結了不少水工程防沙經驗。一干渠12公里至14公里段落,曾在20世紀80、90年代時期一度受烏蘭布和沙漠東邊緣的條帶狀流沙群影響,每年放水前渠道基本被沙掩埋,經過黏土網格壓沙、建設防風林帶、人工育草、建設防沙風障等綜合舉措,有效防止了渠道被沙化,為防止烏蘭布和沙漠東侵,開展引黃灌溉、植樹造林等打下了堅實的水資源基礎。
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在河灌中心、地方政府和林業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烏蘭布和分中心利用灌區續建配套改造和水權一期項目實施的契機,在國管渠道兩側積極植樹造林、更新林木。目前已累計在各大干渠栽植各類樹木25萬株左右,實現了渠道兩側林木全覆蓋,有效助力當地三北防護林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