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烏拉特后旗堅持將科技小院建設作為關鍵切入點,推進農牧業科技創新和農村牧區實用科技人才培養,打通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
在內蒙古英格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戈壁雙峰紅駝產業園區紅駝科技小院的實驗室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孟和教授正在使用進口FTA乳成分分析儀器對駝乳進行檢測,并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詳細記錄。“現在我所采集的數據能夠直觀地看到在駝飼料改良后,駝乳內含成分的變化。后續我們也將把實驗中采集的樣本送至上海交通大學的實驗室進行后續的測樣和研究。”孟和說。
戈壁紅駝養殖基地
目前,關于通過提升戈壁雙峰紅駝體況來進一步提升駝乳制品營養成分的研究課題已經完成了50%,孟和與他的同事們通過實驗監測駝乳數據變化情況,及時改善飼糧配方、加強精細飼養管理。“我們將飼料進行科學搭配制成優質日糧,快速調整駝群體況,高產期平均單產達到3.5公斤每峰,同比提升17%,核心理化指標提升5%。同時我們還對戈壁雙峰紅駝進行品種保護、繁育技術、疫病防控等開展全產業鏈科研攻關。”孟和介紹說。
在潮格溫都爾鎮內蒙古英格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戈壁紅駝養殖基地內,一峰峰駱駝膘肥體壯。擠奶車間里,牧民巴特爾熟練地操作著機器,新鮮的駝奶正不斷流入不銹鋼罐。“我家的16峰母駝全部寄養在基地,每峰駱駝租賃費每年2400元,每年可收入近4萬元。家里不忙的時候,我還在基地打工,負責擠奶、趕駝,每月有5000多元的工資。”算起收入賬,巴特爾喜笑顏開。
科技小院一頭連著高校,一頭連著養殖企業,真正實現實驗室與生產一線的無縫銜接。小院雖“小”,作用卻“大”,從2022年紅駝科技小院正式掛牌成立以來,孟和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學科研團隊便進駐到戈壁雙峰紅駝產業園區。為企業排憂解難,提質增效的同時,推廣先進的駱駝繁育技術,還幫帶培育了一批“土專家”,以科技賦能助力產業高效發展,帶動養殖戶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烏拉特后旗已建成科技小院4家。下一步,烏拉特后旗將繼續緊密結合農牧業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需求,積極培育建設科技小院,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助力地方特色農牧業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