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五原縣積極調整傳統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引導農民種植大棚瓜果、蔬菜,繼而推動設施農業向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出廣闊天地,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力。
設施農業基地
立冬時節,寒氣漸重。走進種植戶賈常鑫的蔬菜基地黃瓜大棚里,溫暖如春、綠意盎然,在陽光的照射下,一壟壟綠色蔬菜長勢喜人。“現在大棚可以實現一年四季種植,春天種一些香瓜、西瓜之類的,一茬可以賣到5~6萬元。秋茬主要種植黃瓜、西葫蘆、柿子,一茬可以賣到3~4萬元,效益非常可觀。”賈常鑫說。
除了種植黃瓜、柿子等蔬菜外,五原縣的燈籠紅香瓜、黃柿子等特色果蔬產業也依托設施農業實現了四季生產、全年供應。目前,五原縣已建成隆興昌鎮黃柿子產業園、勝豐鎮燈籠紅香瓜產業園等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設施農業產業聚集帶,設施農業規模連年擴大,產品種類日益豐富,產業效益持續提升。
近年來,五原縣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科學謀劃種植茬口,持續加大技術投入,暢通產銷銜接,為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推進設施農業提質增效。同時,通過聚焦“百企聯百村建百園帶萬戶”工程,按照“黨建引領、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群眾參與、多渠引水、長效管理”的原則,加快建設一批設施農業項目,并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中心,以建立村集體經濟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為紐帶,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載體,積極引進新科技、推廣新品種、探索新模式,先行先試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有力推動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