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近年來,臨河區委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問題,不斷出臺惠民政策促進就業,千方百計通過就業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為臨河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近日,筆者在臨河區住建局見到了公益性崗位受益者丁志慧,她正在電腦前忙碌著。2022年7月,丁志慧大學畢業后在一家裝修公司打零工,后因種種原因待業在家。今年10月中旬,丁志慧通過臨河區就業服務中心公眾號了解到公益性崗位的相關政策后,她和中心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系,通過面試,為她找到了合適的崗位。“我是今年10月28日上的班,目前負責辦公室的日常和整理資料,后期估計還有其他工作。這里的工資待遇挺好的,有‘五險一金’,我挺滿意的,能有今天的好工作與政府提供的服務平臺分不開。感謝政府有這么好的政策,讓我有了就業的機會,我一定會好好干的。”丁志慧開心地說。
現場招聘會
據臨河區就業服務中心農民工綜合服務股股長張利介紹,今年,臨河區針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脫貧勞動力、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通過“臨河區就業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累計為102家企業發布122條信息,發布求職人員信息19條;開展線上招聘會26場,共為696家企業發布710條信息,提供3680余個用工崗位;線下招聘會7場,累計為454家企業提供11000個用工崗位,達成意向1698人。大學生求職登記小程序1—10月累計登記高校畢業生142人。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673人,零就業家庭14戶,實現動態清零。
在臨河區就業服務中心的培訓基地,靈活就業人員郝敏正在學習母嬰護理的相關知識。“我這是第四次參加政府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了,目前已拿到了《初級按摩資格證》《月嫂證》《高級育嬰師證》。這次學習完后,我也會參加考試,通過的話會拿到《母嬰護理證》。特別感謝政府能給我們提供如此好的學習平臺,這里的老師把理論和實操方面的知識講得很全面、透徹,我非常喜歡這樣的學習形式。”郝敏說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她的就業路更寬了,對未來也充滿信心。
截至10月底,臨河區通過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5期,培訓人數931人,其中城鎮登記失業人員573人,完成年度任務550人的104%,農村牧區轉移就業勞動力培訓人數358人,完成年度任務900人的40%。開展創業培訓16期,其中12期網絡創業培訓、2期GYB、2期SYB,培訓人數共計460人,完成年度任務380人的120%;開設專業主要有保健按摩師、電子商務師、辦公軟件應用、家政服務員、特色農林種養殖等多個工種。通過培訓,一定程度提高了靈活就業人員從業水平,增強了他們的就業穩定性。
今年以來,臨河區通過創建勞務品牌、開展招聘會、創業擔保貸款、技能培訓、就業專員服務企業等多種惠民政策促進就業,截至10月底,累計新增城鎮就業6401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759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83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控制在5%的目標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