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8月,王森向中共河北省委全面匯報了臨河黨的工作。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河北省委指示,建立中共臨河特別支部。8月下旬,中共臨河支部改建為特別支部,王森任書記,房魯泉任組織委員,侯進國任宣傳委員。鑒于窮人會的發展和黨員數量的增加,臨河特支對黨組織和窮人會進行了整頓,先后建立了蠻會河務口支部、楊六十五圪旦支部、陜壩大順城支部、三道橋山淖爾支部。此外,還在沿黃河北岸馬場地、楊滿圪旦等地蒙古族牧民中積極開展工作,建立和擴展了窮人會組織,為建立黨通往伊盟和陜甘寧邊區地下交通線打下了基礎。
郭廣順(臨河)/圖
中共臨河特支成立后,重點在駐臨河的山西屯墾軍410團開展了軍運工作。屯墾軍士兵們深受軍官的壓迫和剝削,動輒被辱罵和毒打,本來就很微薄的軍餉還被層層克扣,反抗情緒強烈,官兵矛盾尖銳。
為了便于工作,特支委員房魯泉與原合作開藥房的同鄉許大可友善分伙,在城內開設光化藥房,并在藥房設派報社,除給訂戶派送報刊外,還設立報架供人閱覽。410團3營11連3排排長徐政權在駐防期間就天天到藥房看報。房魯泉以同鄉之誼與徐政權密切交往,向他宣傳革命道理,介紹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徐政權思想進步很快。1932年10月,王森、房魯泉介紹徐政權加入中國共產黨。徐政權入黨后,積極工作,在士兵中培養進步青年,先后發展王奇山、謝映堂、李占海三個班長入黨。同年冬,徐政權所在的連隊建立了屯墾軍中的第一個黨支部,徐政權任支部書記。后來,王奇山等又在機槍連、迫擊炮連和其他步兵連發展黨員,建立了黨支部。
根據這種形勢,中共臨河特支建立了軍運小組,王森任組長。軍運小組成立后,又大力開展了駐五原等地屯墾軍的軍運工作,使河套地區軍運工作蓬勃開展起來。
巴彥淖爾市委黨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