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市場監管服務進園區、進企業工作,精準幫扶、實地指導,打好“四套組合拳”,助力企業提升質量水平,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打好“區域合作與產業培育組合拳”。推動市政府與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簽訂《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與阿拉善、烏海簽訂了《市場監管領域區域一體化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指導推薦五原黃柿子產業申報全區質量技術攻關項目,推薦、培育三瑞農科建設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圍繞優勢特色產業開展“蒙”字標認證申報篩選及“蒙”字標企業標準化試點培育,實地對接19家鏈條企業。指導“巴彥淖爾向日葵”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積極推進“五原黃柿子”申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工作。
打好“信用修復與主體轉型組合拳”。暢通信用修復渠道,通過門戶網站公示、梳理失信企業名單、主動上門服務等方式,引導失信主體開展信用修復,線上線下累計修復2308起。積極發揮培育庫作用,在全市設置8個“個轉企”專席,將229戶經營主體列入“個轉企”培育庫,指導129戶完成“個轉企”。
打好“基礎設施建設與平臺搭建組合拳”。啟用巴彥淖爾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心計量檢定電子證書下載平臺,積極籌建內蒙古小麥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出臺《巴彥淖爾市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辦法》,指導成立全市首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組成技術服務隊15個。成功搭建“一體化+一站式”全鏈條協同服務平臺,新增質量技術創新聯合體2個,梳理出9類83項園區(企業)質量需求,服務企業1153家,指導53家鏈上企業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幫助115戶市場經營主體成功申請“個體蒙信貸”、授信總額度6848萬元。
打好“知識產權與標準引領組合拳”。構建商標注冊服務體系,49家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資助獎勵方式獲得1.23億元發展資金,新增自治區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家、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5家,優勢企業新增數量創歷史新高。有效推進延鏈補鏈強鏈。編制五原黃柿子團體標準及全產業鏈標準化種植規程,帶動500戶種植戶發展黃柿子產業,新增就業300余人。建立《混采收獲干紅辣椒質量分級》地方標準,助力杭錦后旗1.01萬畝辣椒紅色產業示范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