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以白云的高度俯瞰藍天下的祖國,我發現有那么多的風景值得贊美……”11月25日,一場由烏海市海勃灣區濱河街道黨工委主辦的誦讀活動中,社區居民代表以朗誦的方式抒發對祖國的真摯情感,飽滿的熱情、標準的讀音使現場居民在耳濡目染中得到了語言文化的浸潤。
“我們街道經常開展這類活動,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既拉進了彼此間的距離,也為我們講好國通語提供了幫助。”居民白布和說。
濱河街道位于海勃灣區中心城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街道,這里生活著漢族、蒙古族、回族、滿族等19個民族。“為了將各族群眾凝聚在一起,濱河街道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紐帶,增強各民族群眾之間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基固本。”濱河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邊宇說。
為讓各族群眾講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濱河街道積極組織群眾開展“學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愛在七夕 經典誦讀”等相關主題活動,為群眾介紹推廣普通話和規范用字的意義,提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日常工作中,街道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開展學習,并利用電子屏、宣傳欄、公眾號等載體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強國語言基石。
漢字作為情感的紐帶和溝通的橋梁,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承載著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蘊。平日里,濱河街道下轄5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開展“市民書法大講堂”等活動,讓群眾在翰墨飄香中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同時,街道以“我們的節日·春節”等為主題,邀請轄區書法愛好者以墨傳薪,以筆訴情,一條條春聯,一句句祝福,在平仄韻律中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童年是語言能力形成的關鍵期,為讓孩子們在課后時間更好地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濱河街道關工委依托“草原書屋”開展閱讀、誦讀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活動,在一句一字中感知經典名篇中的優美語句,認識到中華文字的魅力。濱河街道還不斷擦亮“大手拉小手,與你共成長”品牌,圍繞睦鄰文化創建、打造北疆文化、宣傳民族團結、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等方面開展工作,通過“北疆文化小課堂”在孩子心中播下了傳承和弘揚優秀文化的種子。
邊宇表示,接下來,濱河街道黨工委將堅持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工程,讓轄區居民進一步知曉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意義,倡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講普通話、寫規范字的習慣,同時推動街道民族工作邁上新臺階。(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郝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