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4月,山東省府以開發大西北為名組織省內千余農民移墾河套。到臨河的有700余人,全部被安置到永濟渠下游東西兩岸。在祥泰魁設立移民事務所,辦理劃撥土地、分配安置費等有關事務。由于移民事務所負責人郝幼康利用職權大肆貪污移民安置費和土地購置費,侵占移民土地,并與當地惡霸地主、駐軍頭目相勾結,殘酷剝削移民,致使大多移民生活無著,不少人到處討吃要飯,過著比當地貧苦農民更加苦難的生活。
1932年秋,中共臨河特支派房魯泉利用山東同鄉的關系深入移民新村,組織和發動移民群眾揭露郝幼康貪污、克扣、挪用移民安置費的罪行,與其進行斗爭。房魯泉首先與移民積極分子郭金山、謝鳳和、呂德賢等取得聯系,并介紹他們加入中國共產黨。
郭廣順(臨河)
為在山東移民中工作更加隱蔽和便利,房魯泉給郭金山墊出一部分資金,在臨河東關北二街開設磨坊,并以此為掩護,建立黨的地下工作聯絡點。不久,在郭金山磨坊內成立了山東移民黨支部,郭金山任書記。
1933年5月,房魯泉依靠山東移民黨支部發動300多移民,把郝幼康從五原揪回臨河,令其公布移民經費的開支情況。郝幼康百般抵賴,拒不交待,被移民群眾拉到街上示眾。適逢屯墾軍的王靖國師長騎馬路過。移民群眾遂向王靖國請愿,要求處理郝幼康。王靖國感到情況復雜,又把此事推給臨河縣政府解決。移民們又拉著郝幼康到縣政府請愿。由于證據確鑿,且人多勢眾,縣政府只好讓郝幼康馬上給移民公布賬目,分配土地。斗爭即將取勝的關鍵時刻,祥泰裕起義爆發,反動當局驚恐萬狀,無暇處理移民事務,郝幼康尋機逃遁。
祥泰裕起義失敗后,白色恐怖籠罩了河套。郝幼康借機跳出來,對移民進行反攻倒算,聲稱山東移民對他的斗爭是共產黨搞起來的,還說祥泰裕起義也是郭金山等人煽動的。臨河縣政府將郭金山、謝鳳和、呂德賢及兩名群眾抓捕審訊。在嚴刑拷打面前,郭金山等英勇不屈。敵人一無所獲,只好予以釋放。郭金山等出獄后,與臨河縣委取得聯系,重新恢復了山東移民黨支部。他們總結了經驗,改變了策略,將郝幼康的貪污罪行逐級上告,一直告到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抗日戰爭爆發后,全國掀起了團結抗戰的潮流。山東移民對懲辦郝幼康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迫于形勢和壓力,國民政府行政院不得不批轉山東移民的訴狀,指令臨河縣政府查辦。傾向進步的臨河縣長王一然親自主持召開了各界人士和群眾參加的公審大會,把郝幼康押上審判臺,由移民群眾控訴其私吞經費、侵占土地、強奸婦女等罪行,當場將其逮捕治罪。
經過這場斗爭,過去沒有分到土地的移民分得了土地,沒有分夠的如數補齊。山東移民的革命斗爭在黨領導下最終取得了勝利。
巴彥淖爾市委黨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