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都沒有“大年三十”!去哪了?
尚在冬月,“未來5年都沒有年三十”的消息就引發公眾關注。消息稱,2025年至2029年連續5年都沒有“年三十”,過了臘月二十九,直通大年初一。
這幾年的大年三十去哪了?大年三十,為什么消失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與后勤中心副主任王科超表示,大年三十之所以會“消失”,主要與我國傳統歷法農歷的編算規則有關,農歷中的月份按照月亮的陰晴圓缺安排,它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因此,農歷月份有大小月之分,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如果臘月是小月,那么這一年就沒有大年三十。臘月逢小月的情形并不少見,大約三到五年就會出現,2013年、2016年、2022年以及從2025年到2029年的連續5年都沒有年三十。另外,大小月的出現并非一大一小或一小一大間隔排列,也有可能出現連續幾個大月或連續幾個小月的情況,這需要通過精確的計算來確定。
沒有年三十,過年就會失去靈魂嗎?專家表示,民間習慣稱歲末的最后一個晚上為除夕,因此,不管是臘月二十九還是臘月三十,作為傳統節日的除夕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