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年入股了5萬元,年底分紅時領到了1.3萬元,去年領到了2.5萬元,今年如果收成好的話我就能回本啦。以后每年能吃利息,日子真是越過越紅火!”說起自己在德嶺山鎮四義堂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入股兩年時間內分紅3.8萬元這件事,四義堂村村民石磊十分開心。
走進四義堂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種植基地,明晃晃的陽光照在這片3100多畝富饒的土地上。放眼望去,一邊是1500畝的四義堂村“明星產品”辣椒的種植地,一邊是今年夏天一售而空的240畝西瓜地,往東處繼續走,就是上個月剛剛收割完成的1400畝玉米地,這片承載著豐收喜悅的土地是四義堂村產業發展、農民致富的見證者,讓四義堂村成為全旗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近年來,四義堂村始終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采用“合作社種植+村民集資入股”的方式,推廣小麥套種玉米、麥后復種燕麥草和芥菜等種植模式,創新打造集生產、加工、儲存、銷售、物流為一體的義堂紅食品加工產業園區,持續拓寬村民致富路徑。
“從2022年我們推廣實施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以來,加上今年70多名農戶入股的20多萬元,共計470余名農戶入股720余萬元。2023年我們分紅了234萬元,今年年初我們又分紅了189.852萬元,真正實現了支部領辦、組織起來、共同富裕,村集體經濟收入再創新高。”四義堂村黨支部副書記魏海介紹道。
如何讓村集體經濟惠及更多村民群眾?四義堂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引導村民將股份收益用于擴大再生產。今年,四義堂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引進了陜北特色西瓜品種,積極引導農戶集體種植辣椒、西瓜、玉米、葵花套西瓜共計3100余畝,其中,西瓜利潤達歷史新高,僅240畝西瓜短短10天內銷售一空,毛收入達130多萬元,每畝純收入3000多元。
為了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持續放大現有經濟效益,德嶺山鎮領導帶隊組織村“兩委”干部到浙江省、山東省、陜西省等地考察學習6次,全方位學習了解農作物結構調整、農作物種植方式方法、農作物節水控水高效增收、招商引資等重點內容,根據學習內容并結合四義堂村實際,引進了“蕪湖”椒、“千斤紅”等新品種節水辣椒,進一步打響四義堂村“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品牌,為建設“北方辣椒城”暨德嶺山鎮“一鎮一品”辣椒精深加工產業園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除此以外,四義堂村依托本地濃郁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打造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核心,以S212省道、烏廣線和蒙羊大道為軸的旅游帶和民俗文化體驗帶,圍繞四義堂村及德嶺山鎮的歷史變遷,結合烏不浪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騎兵營舊址、村史館、鄉村振興主題館等地,打造集國防教育、文化產業發展于一體的區域布局。截至目前,沿線建成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農家樂12家,休閑農園(農莊)1個,鄉村民宿1個,日均接待游客量100余人,收入可達15000元。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實在在為老百姓敲開了致富門。未來,如何讓大家的日子變得更好,我們黨支部將繼續學習摸索,爭取讓更多村民的腰包鼓起來!”四義堂村黨支部書記齊躍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