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審計局積極創新審計工作方法,堅持統籌兼顧、數據先行、服務大局,持續貫徹落實關于為基層減負的各項決策部署,助力基層松綁減負。
堅持統籌兼顧,實施融合式審計。加強不同類別審計的統籌,將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財政決算審計、預算執行審計、專項審計等融合實施;加強不同科室項目、人員的兼顧,以審計項目需求為導向,統一安排和調度審計業務人員,采取行業分工、融合管理的模式,安排計算機專業、投資專業人員在項目間兼顧,最大限度地壓縮審計項目周期,更好地為審計一線減負。
堅持數據先行,提升精準審計水平。加強電子數據分析與現場核查的統籌,積極推廣“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查、系統研究”的數字化審計模式,提前收集整理相關數據,加大對被審計單位電子數據資料的分析力度,帶著疑點審計,能在上級采集的不向旗縣調取、能采集電子數據的不調取紙質資料、能一次調取的不重復采集,最大限度減少被審計單位提供數據資料次數。同時,科學制定審計取證方法和標準,確保現場核查一次完成取證,提升審計現場精準度。
堅持服務大局,促進政策落實落地。聚焦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緊盯中央和自治區、市委提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特別是關于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工作部署,找準審計切入點、著力點,以審計監督的加壓促進基層減負的增效。如在今年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項目中,把整治形式主義作為重要審計內容,緊盯形式主義老問題和新表現,重點關注“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等增加財政負擔或造成損失浪費等問題,充分彰顯審計在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的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