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真落實自治區《關于加快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助力科技突圍工程的若干措施》,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工作。
深入實施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轉化行動。持續優化知識產權激勵政策,加大知識產權專項資金對高價值專利培育全程支持力度。依據《巴彥淖爾市知識產權資助獎勵辦法》,發放獎勵資金326.5萬元。推動河套學院和市農科所盤活存量專利進度達98.38%,擇優組織220家企業完成存量專利市場評價。三瑞公司“一種純化向日葵列當生理小種的方法”入選“內蒙古20大專利產業化優秀案例”。10家企業入選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專利密集型產業培育企業。
深入實施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充分發揮商標品牌引領作用,大力支持傳統品牌創新升級,積極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興品牌,加快推進入選國家“千企千標”企業品牌“百城百品”區域品牌的2個品牌(“天賦河套”“陜壩味道”品牌)、2家商標品牌指導站(巴彥淖爾市天賦河套質量標準檢驗研究中心、杭錦后旗商標品牌保護指導站)建設。全市有效商標注冊總量29632件、同比增長11%(有效注冊量居自治區第五),集體商標累計注冊115件(位列全區第一)。有效發明專利272件,同比增長9.2%,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0.7件。
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鏈助企專項行動。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強鏈補鏈延鏈作用,指導產業鏈龍頭企業、重點企業做好高價值專利研發儲備,開展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巴彥淖爾向日葵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獲批建設,持續推進“天賦河套”農牧產業和農業機械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設。“五原黃柿子”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已由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申請,當前已進入審查階段。“巴彥淖爾向日葵”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成功,授權使用企業數量達到85家,專用標志使用率高達90%。“五原向日葵”被評為全區“地理標志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打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全鏈條,為企業發展紓困賦能”被評為自治區質押融資典型案例。
深入實施知識產權保護行動。落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14項工作舉措,組織開展“鐵拳”“藍天”“昆侖”“龍騰”專項行動,入駐各類展會開展維權援助服務,共辦理知識產權案件34件(商標案件31件、假冒專利案件2件、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1件)。獲批建設15個自治區首批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所、數量居全區首位。積極探索知識產權保險市場化模式,與人保財險簽訂知識產權保險戰略合作協議。
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行動。全面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制,加快建設市、縣(區)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站。獲批建設內蒙古自治區商標品牌指導站2家(五原縣品牌建設發展服務中心、杭錦后旗特色產業協會)、地理標志展示體驗中心1家(巴彥淖爾市天賦河套質量標準檢驗研究中心)。“河套向日葵”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4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461萬元,其中商標質押融資3961萬元,居全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