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火爐圍著幾張桌子板凳、碎花桌布、碎花墊子、一張投影屏、具有年代感的大茶缸、村民親手裁剪的窗花……趁著農閑,烏拉特前旗蘇獨侖鎮的“小板凳課堂”又火熱開課了。在“板凳講習所”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鄉音宣講團”的成員們用親切地鄉音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等向村民娓娓道來,現場的村民聽得聚精會神。
板凳課堂
從內蒙古自治區建立初期講到發展至今的故事。“鄉音宣講團”形象生動地解讀和闡釋了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加深了群眾對黨的歷史、理論政策的理解,讓村民明白幸福生活從哪里來,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為推深做實“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蘇獨侖鎮依托“板凳講習所”“黨員政治生活館”等黨建陣地,充分發揮老黨員、老書記、網格員、鄉賢群體等先鋒模范作用,組建起“鄉音宣講團”,以拉家常的方式,零距離、面對面宣講黨的最新政策和各項惠民政策,打造零距離互動平臺。
“現在黨的政策好,我們農民發放的補貼也多,我給大家詳細地說一下,你們領的補貼有哪些……”蘇獨侖村黨支部書記張孟輝結合事例,為村民心貼心、面對面地講清“一本發展賬”“一張惠民卡”等內容。
蘇獨侖鎮通過“暖屋熱炕嘮家?!钡男v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明明白白告訴村民,每年黨和國家給群眾發了多少補貼、補貼了什么,“一卡通”里的錢都是誰給的,讓群眾明白幸福生活從哪里來。
“黨的政策暖人心,家家安上空氣能,不用燒煤過暖冬,真干凈!”為了讓村民能夠聽得懂、記得住黨的好政策、好方針,“鄉音宣講團”把理論政策融入三句半、快板、山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中進行傳唱。
“三句半的內容通俗易懂,念起來也十分順口,我們天天聽,好多人都能跟著哼唱出來了,大家伙互相聊聊也了解了不少好政策。”瓦窯灘村村民王波說道。
群眾在哪里,宣講就在哪里。戶外田間、農家小院、村內廣場……處處可見宣講員的身影。他們用“地方話”“家常話”講明講細各項惠民政策,引領黨員群眾時刻不忘感黨恩、矢志不渝聽黨話、堅定不移跟黨走。
“下一步,蘇獨侖鎮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進一步提高群眾對黨的惠民政策的知曉率,不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碧K獨侖鎮黨委副書記王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