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了解到,教育廳計劃在2025至2027年,利用3年時間,建成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先行區。
按照部署,教育廳將著力從“六個新”來突破,即強化理論宣傳闡釋“新”模式,組建青年師生宣講團、博士宣講團、理論宣講輕騎兵等,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示范宣講等,打造青年理論學習宣講品牌;構建思政一體化育人“新”格局,立足自治區歷史文化特色和紅色教育資源,挖掘紅色校史故事,打造“石榴紅”“北疆綠”“航天藍”等特色大思政課品牌;營造文化育人“新”環境,實施中華文明禮儀提升工程,開展“尋禮記”中華美德傳習、優秀文化傳承、文明禮儀傳播活動,打造《戰士與戰馬》《桃李湖畔》《北疆紅燭》等校園原創文化作品;創新實踐育人“新”路徑,常態化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等實踐教育活動,分學段講活“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打造“神舟起落是吾鄉”等云上思政課品牌;構建學術體系、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新”支點,加強民族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科建設,開展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專項研究;強化隊伍建設“新”支撐,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列入黨員干部和教師培訓計劃,并納入師范生培養方案,強化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系統構建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學段有序銜接,課程融入、主題實踐、校園文化各領域全面覆蓋的一體化教育體系和長效機制。
“近年來,我區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編寫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蒙古生動實踐案例》,推出了系列特色思政示范課,形成了一批‘劇場里的思政課’‘行走的思政課’等精品課程。針對幼兒園、大中小學校分類施策,講清講活‘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等,在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政教育品牌上下了很大功夫。”自治區教育廳思想政治工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教育廳將繼續豐富宣傳教育載體,推進內蒙古數字文博資源進校園,加大對內蒙古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和紅色資源挖掘和整理,鼓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題材的影視、動漫、文學、音樂、戲劇等原創文化創作,著力打造在全國范圍叫得響、能‘出圈’的‘北疆文化’品牌,力爭建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