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研究和保存烏拉特前旗兵團火紅的激情歲月,銘記兵團戰士為烏拉特前旗的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致敬在那段歲月中兵團戰士所付出的艱辛勞動和不朽業績,也為了全面展示烏拉特前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和兵團戰士的生活、工作面貌,以及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激發年輕一代的愛國情懷,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和傳承這段寶貴的歷史和精神,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與兵團歲月相關的文物(不僅局限于原二師),希望社會各界人士能夠積極參與。
征集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類):
文字資料:包括兵團成立初期的文件、報告、信件、日記、回憶錄等。
實物資料:兵團戰士使用過的工具、器物、服裝、生活用品、獎章、證書等。
音像資料:記錄兵團歷史的影像資料、錄音帶、照片等。
口述歷史:兵團老戰士的口述歷史記錄,包括視頻或音頻。
征集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止
聯系人:
苗靖:13904783133
呂利:15048818086
菅強:13947872616
聯系方式:
郵箱:wqqysk@163.com
地址:烏拉特前旗文體旅游廣電局
征集方式:
捐贈:對無償捐贈的個人或單位,將頒發捐贈證書,并在相關展覽中予以標注。
借展:對于暫時無法捐贈的珍貴文物,提供借展服務,保證文物安全并給予適當的展覽機會。
復制:對于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可提供復制服務,復制件用于展覽和研究,原件歸還所有者。
補償:部分及其珍貴的有價值的文物,如果確有必要收藏,經過專業評估后,可以考慮適當地提供一些經濟補償,尊重捐贈者的合法地位和權利。
資料圖
背景資料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二師簡介
196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準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同年5月,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建設兵團干部職工3000余人(包括300多名現役軍人)并入內蒙古建設兵團。
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編制系統,采用兵團一師一團一連隊的體制,不把營作為常規建制。一師、二師、三師、四師設在原巴盟,五師、六師設在錫林郭勒盟。二師師部駐原巴盟烏拉特前旗烏拉山,師長孟照賢,政委田益國,參謀長趙根喜。下轄十一至二十團及六十二團,合計41132人。
到1975年,二師實有知青數為27054人(其中,參加兵團3年以上的知識青年26184人,3年以下的知識青年870人)。同年6月24日,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撤銷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各師建制一并撤銷。
所有捐贈文物的捐贈者將獲贈一份捐贈收藏證書。
據烏拉特前旗文體旅游廣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