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配合服藥 試試這五招
選擇口感好的藥物家長們在選用劑型時,可以選擇適合孩子服用的果味劑型藥物,其口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從而提高配合度。比如:退熱藥泰諾林、美林是甜味的;口服補液鹽沒有特別的味道,但進口的有橙味、櫻桃味可以選擇。可選擇顆粒劑、滴劑、混懸液、分散片等劑型。
正確使用喂藥工具滴管一般用于嚴控用量或用量很小的液體藥物,對于嬰兒,使用小滴管喂藥最為合適。塑料注射針筒,孩子不配合時使用,記得一定要去掉針頭。喂藥器適用于2至3歲孩子使用,有奶嘴式、針筒式、滴管式幾種,不易滴漏、不易傷害口腔、用量可控。
選擇正確喂藥姿勢孩子服藥時要采取半仰臥位或半坐位的姿勢,家長可輕輕把住孩子的四肢,固定住頭部,一是不容易造成藥物撒漏,二是孩子不容易出現嗆咳。
根據劑型調整喂藥策略如果藥物是片劑,并且與水溶解后服用不影響藥效也不增加毒性,可以先將藥片碾成粉末,用溫開水溶化后,自制成液體劑喂給孩子。喂法很簡單,先把孩子的頭抬高,讓臉側偏,然后用勺伸到舌根處,輕輕壓住舌根促使孩子產生吞咽動作。聽到“咕咚”一聲,確認孩子把藥吞下后,迅速把勺子拿出來。
采取喂藥獎勵機制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當順利喝完藥后,可及時給予一定獎勵,如獎勵一小塊糖,以掩蓋藥物的異味,同時進行語言上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