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報道了一起未成年人僅需支付4元即可輕松繞過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的案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9歲的孩子竟花了2000多元租用網絡游戲賬號。這樣的事情并不罕見,不少未成年人利用一些非法服務,包括租號、買號和當代練,能夠避開國家規定的防沉迷措施。
沉迷于網絡游戲會嚴重損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長時間使用網絡可能會導致未成年人的視力問題、睡眠質量下降,從而引發其他健康和各種心理問題。此外,未成年人由于價值觀不完善,可能被網絡上的信息誘導,增加網絡犯罪、網絡欺凌等風險。
未成年人繞開防沉迷系統,租號市場難逃其咎。部分商家利用未成年人對游戲的癡迷,向未成年人提供了獲取成年人賬號的渠道。這一行為不僅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更使得未成年人無限制地沉迷于網絡游戲,成為了租號市場牟利的工具。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違法平臺以及不法商家的打擊力度,嚴懲違規行為,切斷未成年人繞開防沉迷系統的途徑。
盡管網絡游戲實行嚴格的實名制認證以及限制未成年人游玩規定,但防沉迷系統仍存在許多漏洞。未成年人利用一些非法服務,防沉迷系統的措施便形同虛設。網絡游戲企業應該嚴格落實國家關于保護未成年人健康、防止網絡沉迷的相關政策,讓防沉迷系統發揮應有的作用,成為未成年人免受網絡游戲過度侵害的堅實保障。
這一事件反映出的不僅是防沉迷系統的漏洞,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在日常教育中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的教育。首先,學校應開設相關課程和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危害,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此外,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成就感和滿足感,從源頭上切斷他們沉迷網絡的可能。同時,家長要多關注未成年的網絡使用情況,主動參與到他們的網絡生活中,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網絡使用習慣。
未成年人繞開防沉迷系統的問題不容忽視,政府、企業、學校、家庭應該齊心協力,建立起多道防線,為未成年人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劉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