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開標,納入人工耳蝸類及外周血管支架兩類產品。本次集采人工耳蝸類耗材單套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
本次集采人工耳蝸類耗材需求量共1.1萬套,5家企業中選,外周血管支架類耗材需求量共25.8萬個,18家企業中選。中選企業中既有外資企業,也有內資企業,產品供應豐富多元。
人工耳蝸是解決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最有效的醫用耗材,特別是對于先天神經性耳聾的幼兒,植入人工耳蝸能有效解決因聾致啞問題。本次集采人工耳蝸類耗材單套(含植入體、言語處理器)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除臨床常用產品外,此次集采中,能支持高場強(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蝸植入體中選,植入的患者可以接受高場強核磁共振檢查。
外周血管支架主要用于治療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導致的血管疾病。本次集采廣泛覆蓋各血管部位的支架產品,包括外周動脈支架、外周靜脈支架等。此外,新一代載藥支架以及有特殊功能的覆膜支架等均有企業中選,保障特殊病變治療的臨床需要。
國家醫保局表示,近年來,集采不斷覆蓋更多耗材領域,有效破除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問題。本次集采聚焦“穩預期、穩臨床、優供給”三重目標,采購周期為3年,幫助中選企業形成長期穩定的市場預期。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集采中,臨床常用內外資主流品牌基本中選,保證臨床穩定使用。集采對功能較強、使用更方便的新一代產品按一定比例適當加價,以支持創新產品進入臨床。
中選結果公示后將于近期發布。人工耳蝸中選結果預計2025年3月落地。外周血管介入類耗材因型號多、長短及粗細各類組合多、備貨周期長,擬于2025年5月落地實施中選結果。國家醫保局表示,隨著人工耳蝸和外周血管支架去除虛高價格空間,兩類醫用耗材的臨床可及性將大幅提升,惠及更多患者。
據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