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站在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閘壩之上,遠望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廣場,廣場中心巨大的鋼鐵藝術造型“同心鎖”格外引人注目。
“三盛公水利樞紐的建成,凝結著來自全國各地多個民族、3萬余名建設者的心血,書寫了‘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建三盛公’的動人故事?!眱让晒抛灾螀^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管理中心工程技術人員楊璐瑩說。
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時條件異常艱苦。面對困難,河套人民不退縮,大家苦干實干,爭當模范?!坝⑿蹞薄袄匣㈥牎薄拌F姑娘戰斗隊”“穆桂英排”……這些響亮的稱號背后是當時河套挖渠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拼搏精神。今年,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廣場建成,讓這種精神得到更直觀的體現和傳承。“56個民族”金屬彩繪鏤空畫像、“治水興水”互動裝置、“海晏河清”主題景觀休憩文化廊道、“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展板……廣場上的各類設施勾勒出一道民族團結進步的別樣風景線。
“主題廣場的主體建筑是大型水利景觀‘同心鎖’,其建于2005年,是樞紐工程建成42年之際,由除險加固拆除的攔河閘6扇退役閘門,在不改變原結構的情況下改造的。主體由三把鎖組合而成,三鎖鼎立、鎖環相扣,象征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決心和恒心?!睏铊船撜f。
徜徉在廣場,一幅幅民族團結宣傳標語引人駐足,濃郁的民族團結進步新風潤物無聲……
“參觀完三盛公水利風景區,我感到非常震撼,特別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廣場,讓我了解了更多關于三盛公水利樞紐的信息和建設過程中的感人故事。”游客溫麗說。
一直以來,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管理中心都注重將水文化元素融入工程管理規劃,把工程建設時遺留下的、逐漸廢棄的材料、機電設備及拆除的近萬件廢舊金屬構件,結合工程景觀實際,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金屬雕塑、裝置造型藝術作品的誕生,讓這些見證黃河水利事業發展的廢舊金屬構件重獲新生,而注入其中的水文化元素又使得這些廢棄金屬轉化為可供藝術欣賞和傳導美的享受的作品,受到游客的廣泛好評并得到了社會的關注。
2019年9月,以三盛公水利樞紐作為龍頭工程的河套灌區入選世界灌溉遺產名錄。
漫長歲月中,各族人民在這一片熱土上繪就了一幅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塊田、同飲一河水、同建一家園,心手相牽、守望相助、和諧共處、團結奮斗、共同建設河套灌區灌溉工程這項千年基業的和諧和睦和善和美景象。
歲月悠悠,流轉不息。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民族團結的豐碑。它見證了巴彥淖爾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精神,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巴彥淖爾兒女不懈奮斗,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巴彥淖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