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進補要注意什么?
冬至是進補的好時機。對于一般人來講,冬至養生要順應冬藏的特點。人們應養精蓄銳,減少消耗,儲存能量,為來年春天陽氣生發打好基礎。老年人、產婦、體弱多病的人以及手術后處于恢復期的患者,往往氣血不足,在冬至時節更應注重調補。
在此時,人們可以吃一些溫養氣血、補腎益精的食物。比如,我們可以適當多吃一些羊肉。羊肉味甘、性溫,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它肉質細嫩,不像豬肉偏涼容易生痰,也不像牛肉肉質偏老不易吸收。羊肉暖中補虛,益腎氣,可治虛勞寒冷,是中醫冬季藥膳的重要食材。
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體質,用羊肉搭配不同食材來進補。例如,血虛容易手足冷的人,可以用羊肉搭配當歸、生姜來養血通經;容易乏力、出虛汗、動輒感冒的人,可以用羊肉搭配黃芪、黨參來補氣固表;腰膝酸軟、眼睛干澀的人,可以用羊肉搭配枸杞、山藥來滋補肝腎。
另外,很多老年人天氣一冷就會夜尿增多,這與腎虛不能封藏有關。建議吃一些核桃、黑芝麻,有助補腎、健腦、烏發,增強腎的封藏作用。配合山藥、蓮子、芡實等健脾食物,可進一步增強腎的固攝作用。
進補時,怎樣才能避免上火?
人們應注意葷素搭配,根據自身體質進補。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在臨床工作中遇到了很多上火的患者,主要表現包括咽痛、咳嗽痰多、舌苔厚膩等,一方面與北方地區集中供暖后室內溫度高、干燥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人們盲目進補有關。
冬季天氣寒冷,人們活動減少,如果本身就是濕熱體質,再加上大魚大肉的“進補”,會導致食滯生痰,郁而化熱,使人出現上火、痰熱的癥狀。因此,在進補時應注意葷素搭配。如果攝入肉食較多,那么,應增加白菜、白蘿卜、豆芽等化痰理氣、清熱生津蔬菜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