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公安局出臺20條便民惠企措施,旨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確保公安政務服務高效便捷地惠及群眾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好服務全市招商引資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持續推進公安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全程網辦”。聚焦群眾普遍關注的公安政務服務事項線上辦理需求,以解民困、紓民意和為群眾辦實事為工作目標,以群眾的評價為檢驗結果,實現更多的公安政務服務事項線上“不見面審批”。
持續完善24小時智慧無人警局。優化24小時警局功能,打造智能AI助手,全天候及時回復群眾咨詢;整合全市紙質戶籍檔案形成電子檔案實現全市戶籍業務線上查詢;線下建設“智慧自助辦”,設立24小時自助服務區,實現24小時無人服務自助辦理身份證、駕駛證、違章繳納、港澳臺簽注和法律咨詢等業務。
持續推進“一窗通辦”改革工程。進一步整合窗口警力資源,創新綜合窗口服務模式,打造公安政務服務“全科窗口”,非必要不設置業務專項窗口,讓企業、群眾線下辦事“只到一扇窗,辦成所有事”。
持續推動“一站式”派出所建設。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公安政務服務“便利店”和“綜合服務站”,讓群眾辦事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時間,實現群眾辦事出門就辦、馬上即辦、隨心可辦、隨時能辦。
持續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從企業和群眾視角出發,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公安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推行告知承諾和容缺受理服務模式,建立告知承諾事后核查和風險防范機制。
持續完善“綠色暖心通道”。按照《巴彥淖爾市各旗縣區戶籍窗口值班預約電話及時間安排表》,周六日、節假日公安政務服務不打烊;同時為老、弱、病、殘群眾、企業、集體用工、急需用證的考生等群體提供集中辦理或上門服務。
編制統一標準的公安政務服務辦事指南和工作流程。按照統一標準,市公安局編制完善全市統一規范的事項清單、辦事指南和工作流程,實現所有事項100%線上線下統一標準、統一流程、同質服務、一體化辦理。
拓寬“跨省通辦”業務辦理范圍。對戶口遷移和開具戶籍類證明、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補換領居民身份證、補換領機動車駕駛證實行“跨省通辦”。
推動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建設提質升級。為出入境旅客提供通關便利,出入境管理部門嚴格落實相關便利政策措施,持續強化宣傳相關便利政策的力度,提升我市涉外營商環境的服務水平。
全面推進公安政務車駕管服務“線上辦、指尖辦”。實現網上辦理“學法減分”“電子駕駛證”“電子行駛證”,推行補換領駕駛證、補換領行駛證等40項業務“一網通辦”。
延伸服務觸角。為貨運企業新車注冊登記“上門辦”;實行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核發事項背景核查工作線上辦理。
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密切警民關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推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主動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常態化開展“高峰勤務”“護學崗”工作。
開展“助企警官2.0”工程。企有所需,警有所應,著力構建親清警企關系。助企警官加強聯動互通,地方公安機關牽頭不定期召開警企座談會,開展預約上門服務,指導企業開展內部安全宣傳防范,排查企業內部安全隱患,為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法律問題。
建立市、旗縣公安政務服務窗口視頻巡查機制。堅決杜絕對待群眾“冷硬橫推”現象,真正做到接待熱情、服務受理“無推托”,真情承諾、服務事項“無積壓”,親情服務、申請受理“無限時”,為群眾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暢通涉企案件監督舉報和訴求渠道。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蒙速辦”“蒙企通”“12345”及公安12389監督舉報熱線、局長信箱、24小時警局等平臺,對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投訴舉報和問題訴求,公安機關24小時受理、核查、處置、反饋,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持續推進企業監管法治化。清理不規范管理措施,依法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重點加強涉企產權、民間投資、信用融資以及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等方面執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嚴格依法辦理涉企案件。嚴格依法區分合法財產與非法所得、企業財產與股東財產,嚴禁超權限、超范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第一時間依法返還被侵害企業的資產、資金。
做強“安全護企”工程。由派出所和交管中隊建立企業和重大項目風險隱患定期排查機制,詳細排摸整治工業園區、規上企業及重大項目周邊治安復雜區域和交通安全隱患,主動排查化解企業和項目周邊不穩定因素,切實維護企業生產經營秩序。
實行涉企重大案件“領導領辦包保”。組織優勢警力專案專辦,加大對“天賦河套”品牌的保護力度,扎實開展“昆侖系列”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環食藥和知識產權領域突出違法犯罪。
依法嚴厲打擊侵害經營主體合法權益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嚴打涉企黑惡勢力犯罪,集中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盜竊等多發性侵財案件。
本措施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