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馬馳騁在草原上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回眸2024,我們心存希冀、目有繁星,在日復一日的勇毅中前行。
涓涓不塞,是為江河;源源不斷,是為奮斗。
時間倒帶,蒙太奇般交疊在記憶中,是11.22萬中旗人用拼搏的姿態、向上的力量,把中國式現代化烏拉特中旗新實踐鐫入了城市記憶。
征途漫漫,恒心如燈。
生長于斯的中旗人憑借頑強不屈的毅力,將一年來辛勤、拼搏、奮斗、創新,以如椽之筆,以濃墨重彩,展現在烏拉特大地上,融進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
(一)
干,就放開手腳;拼,就全力以赴。
這一年,烏拉特中旗堅持項目為王,澎晟工業硅、蒙能50萬千瓦靈活性綠色供電等12個項目開工建設。遠景10萬千瓦風電化學儲能項目建成投產,錦峰重工塔筒制造、皖興石英砂項目投入運行,蒙能150萬千瓦風儲項目成功并網,全旗新能源累計并網規模居全市第一。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家,一批投資強度高、發展貢獻高的項目先后落地、投產達效。園區煥新扎實推進,完成拆遷53戶,盤活長期停產企業3家,新增項目建設用地600畝,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綜合承載力全面提升。
這一年,烏拉特中旗能快則快、實實在在為企業排憂解難,營商環境品牌越擦越亮。全旗39個旗直駐旗部門建立了網上辦事制度,網上可辦事項覆蓋率為99.71%,滿意率為100%。設立政務服務大廳24小時自助服務區,做到了“全時段、不打烊”。“拿地即開工”“四證齊發”“保姆式服務”……烏拉特中旗全力拼服務、拼環境、拼保障。
(二)
跨越山海,萬里如晤。
北京、上海、黑龍江、山西、山東、四川、吉林、陜西、福建、安徽……這一年,烏拉特中旗的招商足跡遍布祖國各地,16支招商小分隊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遞出“城市名片”。
烏拉特中旗的風,吹到了合肥,承辦2024年樞紐經濟和智慧物流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展現了烏拉特中旗樞紐經濟和智慧物流高質量發展的美好前景;舉辦2024年旱作硬質有機小麥產業發展大會,知名專家稱石哈河硬質小麥是“國內做烘焙面粉最好的硬質小麥”;德嶺山鎮舉辦辣椒產業招商引資產業推介會,6家企業現場簽約入駐義堂紅辣椒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辣椒精深加工產業園,1家企業簽約合作制種育苗科創智慧園……每一次破圈,都是對自我潛能的挖掘與釋放。
(三)
城市更新,“溫度”暖人。這一年,中旗的美好生活徐徐鋪展。
海流圖路歷時兩年,破繭蝶變。
南郊西郊風貌煥新,真正擔當起了中旗“門面”。
烏拉特中旗以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為契機,大力開展“城市更新”行動。改造完成36個老舊小區、31個街坊非成套住房,惠及居民2萬余戶;整治背街小巷29條,改擴建主次干道16.9公里,新增供熱能力130萬平方米;開工建設海流圖鎮濕地公園和城中草原,改擴建綠地12.45萬平方米,宜居宜業宜游的草原邊城鋪展新畫卷。實施“溫暖工程”,新增供熱能力130萬平方米,廣大群眾溫暖過冬有了堅實保障。海流圖鎮生活垃圾分選、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置項目和新自來水廠建成投運,促使城市魅力顯著提升。
悄然的美麗蛻變,讓生活在這里的居民感受到了“幸福來敲門”的喜悅。
一座城市的發展,有江河湖泊的奔騰,也有一枝一葉的生長。
在城鎮,僅僅10天,中聯小區壞掉的路面就修好了;華發物流園區居民供熱遇難題,社區工作人員協同包聯領導與管理方溝通,搶在供暖季前完成設備維護改造;哈薩爾步行街公共下水管道堵塞,西郊社區干部與技術人員幾日奮戰后,污水外溢改善。
在農村牧區,實施新能源供電轉網電工程,130戶偏遠地區牧民用上穩定電;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涉及78個村組;58座通信基站投用,群眾盡享“信號滿格”;實施牧區分散式供水工程,111戶邊境牧民和3個執勤點、4個邊防派出所、1個道班108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烏拉特中旗早已把關愛摻揉進生活細膩里,并在細節里告訴我們,我們彼此悄悄地記著、愛著、溫暖著。
以深愛,赴美好。“我自愛中旗”,成為每一個生活在中旗以及在外拼搏的中旗人,心底自然流淌的情愫,與生俱來、與日俱增。
(四)
秋收冬藏,烏拉特中旗孕育著新的力量。
烏拉特中旗深入推進國家農牧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工作,全旗建成高標準農田15.09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168.89萬畝,糧食產量穩定在7億斤以上。全旗牲畜飼養量達306.43萬頭只,出欄164.93萬頭只,增長17.1%。把發展產業作為鄉村振興和農牧民增收的重中之重,以“加工”和“品牌”為核心環節,打造14個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園區,建成二狼山白絨山羊產業園、義堂紅辣椒產業示范基地等項目33個。入選“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產品9個,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8個,14家企業進駐內蒙古優質農畜產品展銷中心。
呼勒斯太蘇木建成托管基地、熟食加工、旗艦店營銷的“二狼山白絨山羊”完整產業鏈;石哈河鎮推進旱作紅皮小麥提純復壯、品牌營銷等工作,把小麥磨成面粉,加工成饅頭、掛面等高附加值產品,將一粒小麥做成富民強鎮的“大文章”;烏加河鎮通過招商引資建起3個鮮食玉米加工廠,年內加工產能達2000萬穗;德嶺山鎮建成義堂紅辣椒全產業鏈示范基地,讓辣椒變辣醬,身價成倍增長。
這一年,烏拉特中旗50%以上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7個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0萬元。“一鎮一品”興一方,烏拉特中旗打開了強村富民新“密碼”。
(五)
文化潮起,“風度”迷人。
圍繞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暨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烏拉特中旗布局打造全國最大的國防教育戶外實訓基地和覆蓋長城、陰山、濕地、草原、口岸“五大版塊”的全域旅游格局,實施了海流圖國防教育體驗園、騎兵營軍事文化拓展體驗園、牧羊海兵團文化園等項目,全域研學網絡加快形成,年接待游客突破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5.36億元。
市井煙火里,你可以在國防教育實訓基地進行別樣的熱血體驗;你可以在“金石交”同心創業街看到“北疆文化”與產業的完美融合;你可以在原創歌舞劇《我的家鄉》里感受青年返鄉助力家鄉的鄉村振興之旅;也可以在烏拉特民歌《鴻雁》中體驗極致視聽……
這一年,更多的“詩和遠方”抵達了中旗人的心間。
(六)
我們看不到時間,但可以看見時間的力量。
2024年,烏拉特中旗這座城浸透著奮斗的汗水、積淀成時間的重量、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先后爭取到國家、自治區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政策,國防教育和科學科研相關政策等13項政策。獲得了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國家鄉村振興示范鎮、村,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等43塊牌子。爭取到各級各類項目資金33.95億元。爭取到國家級法治下基層示范點等10個試點。
我們記得每一個逆行的身影、每一句滾燙的話語、每一個普通的名字,在廣袤的烏拉特中旗大地,我們念著彼此。
風光勝舊,歲序更新。
我們相信,認真奮斗的每一天,踏實邁出的每一步,都足以在時間刻度里記錄最動人的一筆,在時代大潮中留下最深刻的中旗印記。
一山又一山,一程又一程,千山過盡,我們終將迎來萬里星辰。
再見2024!你好2025!讓我們和烏拉特中旗一起,向著夢想,勇敢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