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杭錦后旗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聚焦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想辦法、出實招營造濃厚氛圍、挖掘特色文化、開展豐富活動,持續匯聚守望相助的民族奮進力量。
杭錦后旗按照“全旗參與、全域動員”的原則,在重要交通路口、醫院學校、商超賓館、旅游景點等人員密集場所,新制作宣傳標語1200余條、LED電子屏600余個,增加道旗1500余面,打造景觀小品25處。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全部張貼宣傳標語,所有居民小區實現宣傳全覆蓋。在“您好杭后”微信公眾號和各鎮各部門微信公眾號,設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欄,先后打造“籽籽相擁·同心筑夢”、民族團結“主播說”“原創動漫”等特色欄目,制作微視頻150個,在潛移默化中凝聚思想共識,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4年5月,杭錦后旗與河套學院簽約成立杭錦后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中心,依托杭錦后旗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和產業基礎,采取“校地合作聚勢蓄能、理論實踐一體推進”的運作模式;聘請內蒙古大學、河套學院的7名教授專家以及本土人才22名,形成“本土人才+高校專家”的人才聚合機制,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重點問題和專項課題調查研究,全面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傳統文化挖掘培育等領域的校地合作。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中心的成立,可以把杭錦后旗這片土地上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厚重歷史挖掘出來、展現出來,激勵全旗人民更好地建設幸福家園。”杭錦后旗文聯主席郎有存說道。
2024年11月,杭錦后旗舉辦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與實踐研討會,9位專家學者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路徑探索和基層實踐案例,交流探討新經驗、新舉措,推動全旗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烏蘭牧騎將不斷更新演出內容,創新表演形式,通過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讓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杭錦后旗文體旅游廣電局副局長李星說道。
此外,杭錦后旗還深入推動“籽籽相擁·同心筑夢”“十個一”主線工程,推出《陜壩故事》《茶馬古道》等一批文學作品,唱響《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一家親》等一批音樂作品,編演《陜壩味道草原情》情景劇,創作主題歌曲《同心筑夢》、主題短劇《沃野唱響豐收歌》。利用“兩月一周”、各個傳統節日等時間節點,開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書畫展、攝影展、老報紙展等系列活動。
“新時代新征程,杭錦后旗將堅持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不斷增強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努力構筑起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的共有精神家園。”杭錦后旗民委主任陳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