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獲悉,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7起網絡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深圳市珍愛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珍愛網)虛假宣傳案。市場監管總局介紹,根據202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珍愛網在提供婚戀居間服務中通過捏造符合客戶心意的“虛擬人”形象,向潛在客戶“拋誘餌”,再根據客戶的消費習慣、存款等信息,利用年齡焦慮、生育焦慮、離異后小孩的感受等痛點,讓客戶把婚戀平臺當成唯一希望,從而誘導消費者購買價格動輒上萬元的會員服務。
回顧事件始末,珍愛網的虛假宣傳,無疑是對消費者信任的肆意踐踏。在婚戀這個特殊的領域,斬斷了維系雙方關系的信任紐帶。一旦信任被打破,婚戀平臺將失去其存在的根基。珍愛網的這一行為,不僅讓自身陷入了信任危機,也讓整個婚戀行業蒙上了陰影。試問,一個連基本信息都無法保證真實的平臺,又怎能讓人相信它能真正為單身男女牽線搭橋,成就美好姻緣?
珍愛網的案例絕非孤例。在婚戀市場中,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問題層出不窮。近年來,一些新興交友平臺雖然滿足了現代人對交友便捷性的需求,但同樣存在宣傳夸大、信息不實等問題。一些不法交友平臺通過精心策劃的廣告和宣傳,營造出浪漫美好的交友氛圍,吸引消費者注冊付費,但消費者進入平臺后卻發現現實與宣傳大相徑庭,例如盜圖行為、交友詐騙等,引發強烈不滿和投訴,甚至陷入金錢詐騙的泥潭。
對于珍愛網等不法行為,我們不僅要予以嚴厲譴責和懲罰,更要借此機會對整個婚戀行業進行深刻審視。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婚戀平臺是否堅守了誠信原則?是否尊重了消費者的權益?是否承擔了應有的社會責任?
目前,雖然相關部門已經加強了對婚戀平臺的監管力度,但仍存在諸多漏洞和不足。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監管盲區,采取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手段牟取暴利。因此,加強婚戀行業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迫在眉睫。對于違法違規行為,必須嚴懲不貸,以維護婚戀市場的良好秩序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同時,消費者也應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選擇婚戀平臺時,要仔細甄別平臺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避免被虛假宣傳所蒙蔽。此外,消費者還應了解自己的權益和義務,一旦發現平臺存在違法行為,應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投訴,勇敢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珍愛尋不到真愛?這個問題不僅是對珍愛網的拷問,更是對整個婚戀行業的警醒。只有堅守誠信原則、尊重消費者權益、承擔起社會責任的婚戀平臺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更加健康、有序、充滿信任的婚戀市場的到來,讓真愛不再被虛假所掩蓋。(肖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