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track>

      1. <video id="7tjqz"></video><u id="7tjqz"></u>

        <acronym id="7tjqz"></acronym>
        1. <input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input>
        2. 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 | 杭后北環社區:打造“互嵌式”社區新樣板
          發布時間:2025-01-06 10:26:22 通訊員:周達 編輯:雷麗娜 來源:巴彥淖爾日報

          近年來,杭錦后旗北環社區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通過黨建聚力、服務聚心、文化聚情三步走,創新實施“五微”工作法,深化“五個互嵌”,深入打造“同心聚力促民族團結”特色品牌,建設集基層黨建、社會治理、民族團結于一體的“全科網格”,做細做實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做優做強基層治理工作,營造了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建共享的互嵌式社區環境,描繪了各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新圖景。


          深化空間互嵌


          一是扎實推進“網格走親、黨群融心”,積極探索“網格治理+黨群服務”新模式,依托社區現有的兩級網格,將64名黨員、55名網格長,充實到網格智治“幸福北環”隊伍中,將民生服務、糾紛調解、隱患排查、流動人口管理和“三新”群體服務等重點民生工作融入到網格服務站。截至目前,開展人居環境整治20余次,各項情況摸排12次,排查矛盾隱患17條,全部得到閉環處理,實現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的目標;二是廣泛開展“一站式”便民服務。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了“綜合業務”“一站式便民服務”2個“石榴籽服務”微窗口,辦結民生事項512件,不斷擴大和延伸了服務群眾效能,真正實現“便民無極限,服務零距離”。通過“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打造出了融居住、養老、教育、健康、生活等于一體的社區服務格局,為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空間保障。


          深化文化互嵌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以“社區+品牌+特色”為抓手,構建“幸福北環合伙人”特色品牌人才庫。成立了北環“巾幗公益講師團”,組建了“銀發黨員講師隊”,開展“北環巾幗心向黨攜手奮進新征程”“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非遺課堂進社區傳承文化潤民心”等群眾性宣講教育活動,創新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社區運動會”,攜手構筑共有精神家園。深入實踐“1+8+N”服務模式,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了同心驛站、同心書畫室、同心紅石榴小劇場、同心大講堂等8個功能陣地,利用宣傳欄、文化墻充分展示中華民族形象,發放宣傳冊2000余份,設立展板32塊,使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對民族團結進步思想的認同。同時,組建北環民族團結操舞隊、“紅石榴”健身方陣,以春節、中秋節、端午節、國慶節等節日為載體,廣泛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守望相助鄰里情”系列活動,使各民族群眾人心歸聚、精神相依,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團結統一。


          深化社會互嵌


          深化支部“朋友圈”。以支部為核心,聯合13家結對共建單位,組建社區聯合黨委,以“黨建聯抓、組織聯建、陣地聯創、資源聯享、難題聯解、幫扶聯助”的聯建形式,推動黨員下沉、資源下傾,按照“就親”“就近”“就熟”的“三就近”的原則,包聯1個小區、結對1戶群眾、認領1件實事,到樓棟單元內開展環境整治、調解糾紛、議事協商、文明勸導、法律援助,鄰里互助等活動,充分整合力量為轄區各族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126件。深化小區“自治圈”。組織結對共建黨員、社區黨員、網格黨員、社會組織黨員4類黨員融入小區黨組織,認領民生實事項目,細化服務舉措。依托“在職黨員進社區”機制,探索建立“黨建引領+社區民生”服務模式,“兩委”成員定期深入轄區走訪,依托社區“和事佬”協商議事機制,為各族群眾紓難解困,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上下聯動協調、聯建支部支持、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深化群眾“幸福圈”。創新實施“五微”工作法,堅持共促共融,扎實開展“民情懇談”。廣泛面向轄區各族群眾征集微心愿,尤其是注重精準對接特殊群體,如“一老一小”“一殘一困”,組織號召黨員干部、共建單位、志愿者等群體,以義務勞動、結對幫扶、愛心捐助等方式進行認領和辦理,解決各族群眾生活所需126件(如陪護就醫、義務理發、居家清潔、家電維修、健康義診等服務類需求)。實現網格服務“一站式受理、全鏈條解決”,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深化經濟互嵌


          堅持“富口袋”與“富腦袋”并重,各民族經濟相互依存度不斷加深。積極對接就業服務中心,舉辦“紅石榴”就業專場招聘會、“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鼓勵企業、社會組織招收轄區有勞動能力的居民群眾進企務工,實現“互嵌式”共事目標。常態化為轄區居民開展各類技能培訓、發布就業信息、加強政策咨詢和職業指導等基本就業服務。同步開展剪紙、泥塑、手工編織等就業創業培訓項目,為2名困難群眾精準對接公益性崗位,撐起家門口就業的幸福。截至目前,為轄區各族困難群眾發布就業線上招聘信息10期,組織居民群眾參加線下大型招聘會3次,為群眾提供就業咨詢133人次,組織參加就業技能培訓3期,受益群眾1000余人,各族群眾就業創業的積極性大幅度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提升。做到了社區勞動力人口求職有門路,上崗有技能,各民族經濟相互依存度不斷加深。


          深化心理互嵌


          持續深化社區“鄰里親情”品牌建設,引導各族群眾堅定“五個認同”,樹立“四個與共”理念。一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把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化服務中心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實踐陣地,以紅色資源作為開展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通過播放宣傳片,邀請專家學者授課等形式,進一步厚植全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二是倡導移風易俗。通過組織引領,黨員帶頭示范,引導社區居民婚喪喜慶事宜主動簡辦,破除迷信思想,摒棄陳規陋習。2024年以來,北環社區黨員帶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3場次,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5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三是強化文明鄉風培育。引導各族群眾自覺樹立鄰里團結、家庭和美、互幫互助的行為準則,真正拉近各族群眾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下一步,杭錦后旗北環社區將圍繞“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立足“相互嵌入”,以融合發展為目標,以優化服務管理為手段,把落實“互嵌式”社區建設融入到社區發展中去,盤活轄區資源,立足社區實際,開展特色服務,持續豐富和完善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社區的形式和內容,讓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av大片免费看中文字幕_亚洲最新无码中文字幕久久_国产一区二乱码区在线欧洲_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
        3. <track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track>

            1. <video id="7tjqz"></video><u id="7tjqz"></u>

              <acronym id="7tjqz"></acronym>
              1. <input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input>
              2. 夜鲁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不卡 |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日本 | 五月天Av在线进入不卡 | 亚洲欧美在线a免费线上看 一级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日本青青青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