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
小時候,一過臘八節,老人們總要說說那句農諺“明冬暗年黑臘八”,當時不解其意,自以為是做粥用時長:“黑”天半夜就起來熬臘八粥,一直熬到天“明”后才能“喝”上。長大后才知道,明朗的冬天、黑暗的除夕、陰雪的臘八,乃是農民對來年歲稔年豐的期盼。
從我記事起,每年臘八節,家家戶戶都要做臘八粥,我家也不例外。這天早上,母親早早起來,抱柴火,拉風箱……忙著為全家人做臘八粥。那時,生活貧困,做臘八粥的食材有限,但我仍舊吃得很香,總有一種過年的感覺。
參加工作后,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我對臘八節的渴望始終不減當年,每年都要親自下廚做一鍋食材豐富、濃香四溢的臘八粥。
臘八粥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傳承千年的文化韻味,更是離我們越來越近的年味。在歲末年初的寒冷時節,吃一碗臘八粥,暖身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