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磴口縣秉持溫情救助理念,精心織牢民生保障網,用心完善社會服務體系,積極強化協同聯動。從城鄉低保的精準覆蓋,到特困人員的貼心供養,從高齡老人的悉心關懷,到殘疾人、孤兒等特殊群體的有力保障,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為困難群眾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堅守救助理念夯實民生之基
城鄉低保覆蓋工作精準核查。磴口縣嚴格遵循政策規定,一絲不茍地開展城鄉低保的申請、審核、審批及動態管理工作。工作人員定期深入低保家庭進行復查,精準核實家庭經濟狀況,對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予以清退,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保障范圍,確保應保盡保、應退盡退。2024年,磴口縣農村低保覆蓋5719戶、8216人,累計發放低保金3979.47萬元;城鎮低保惠及2072戶、2707人,發放低保金2046.31萬元,讓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切實保障。
特困人員供養有條不紊推進。全縣有城鄉特困人員340人,2024年共發放特困人員補助569.92萬元,其中,城市特困人員74人,基本生活補助按照每人每月1308元的標準發放,共計113.67萬元,同時為33名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城市特困人員發放照料護理補助30.27萬元。農村特困人員266人,基本生活補助每人每月878元,發放金額達282.36萬元,為91名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農村特困人員發放照料護理補助105.72萬元。城鄉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助標準明確,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每人每月479元,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每人每月1244元,為特困人員提供了貼心的照料與關懷。
臨時救助政策得到充分落實。磴口縣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的關鍵作用,針對因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及時伸出援手給予臨時救助。簡化申請審批程序,提高救助時效性,讓困難群眾在遭遇急難時能夠迅速得到幫助。2024年以來,共救助臨時困難戶2248人,發放臨時救助資金777.16萬元,有效緩解了困難群眾的燃眉之急。
完善服務體系關懷特殊群體
高齡補貼發放工作認真細致。對于年滿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磴口縣認真做好補貼發放工作,通過入戶調查、信息核對等多種方式,確保補貼對象準確無誤。2024年,共為2843名高齡老人發放補貼359.09萬元,讓老人們感受到了政府的關懷和社會的尊重。
經濟困難老年人生活補貼工作扎實開展。自2022年此項工作啟動以來,磴口縣通過認真篩查、仔細摸排,將年滿70周歲且享受低保待遇的老年人納入保障范圍,按月按時發放待遇。2024年共發放補貼211.715萬元,有效改善了經濟困難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認定生活不能自理老人評估工作公正嚴謹。通過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采用逐村逐戶和集中認定等方式,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進行全面評估。2024年共評估620人,發放資金26.3350萬元,為后續的精準服務提供了有力依據。
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工作力度不斷加大。2024年磴口縣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進行嚴格審核、審批,共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800.8625萬元,其中,發放重度護理補貼323.135萬元,惠及2399人;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477.7275萬元,涉及3558人。補貼標準于7月開始提標,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25元,進一步提高了殘疾人的生活保障水平。
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扎實有效。磴口縣加強對這一群體的關愛保護,認真落實各項保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保障范圍,按時發放基本生活補貼。2024年為2名孤兒和42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生活保障金,每人每月1857元,共發放90.2萬元,還為一名在讀大學的孤兒發放了1萬元孤兒助學金。此外,2021年至2024年春雪集團積極資助困境兒童助學,共資助27人,按照學齡每人每月資助800至1500元不等,為孩子們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強化協同聯動提升救助效能
多部門協同推進民生保障。磴口縣民政部門作為牽頭單位,積極與財政、人社、衛健、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在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等工作中,財政部門及時足額撥付資金,確保救助金按時發放到位;人社部門為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提供就業培訓和就業信息,幫助他們實現就業增收;衛健部門為患病的困難群眾提供醫療救助和健康指導,減輕他們的醫療負擔;教育部門為困難家庭學生落實教育資助政策,保障他們的受教育權利。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民生共建。磴口縣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救助工作,鼓勵慈善組織、社會組織、志愿者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救助活動。通過建立慈善超市、設立救助基金、開展志愿服務等方式,為困難群眾提供物資幫扶、心理疏導、生活照料等多元化服務。例如,一些慈善組織定期為困難家庭送去米面糧油等生活必需品,一些社會組織為殘疾人提供康復訓練和技能培訓,一些志愿者與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定期上門看望和陪伴。
信息化建設打造數字民生服務。磴口縣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困難群眾信息數據庫和救助管理平臺,實現了救助申請、審核、審批、發放等環節的網上辦理,提高了救助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困難群眾可以通過手機APP或微信公眾號隨時隨地提交救助申請,查詢救助進度,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救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