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烏拉特前旗先鋒鎮蘇木圖村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建設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園,推動蘆耳產業規模化發展,成為促進當地農戶增收的支柱產業。
菌棒生產車間
近日,筆者在蘇木圖村的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種植園區看到,蘆耳菌棒生產車間的流水線上,傳送帶機器不停運轉,工人們正熟練地制作蘆葦菌棒、注入菌芯,一袋袋蘆耳菌包通過預濕、過篩拌料、高溫殺菌、接種等8道工序后進入培養階段。經過40天的發酵,這一批菌包就可以進棚吊袋栽培,4月下旬即可采收第一批蘆耳。
“公司以前主打黑木耳,用當地特產蘆葦種植黑木耳。現在隨著事業的推進,技術的逐步成熟,能生產黑木耳、白玉耳、滑子菇、鳳尾菇、榆黃菇、猴頭菇,還有靈芝等,產品已經多樣化了。”內蒙古眾翔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嚴俊峰說。
2022年,內蒙古眾翔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000余萬元,在蘇木圖村1300畝撂荒棄耕的鹽堿土地上,建設了1.7萬平方米的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種植園區,運用“全自動生產線+無菌生產車間”現代化菌種培育模式,實現集約化、綠色化、科技化生產。2024年,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為蘆耳種植示范園項目投資1573萬元,配套建設了“電商+農業智慧平臺”綜合大廳,新建一批蘆耳種植棚、晾曬棚及其他配套設施,助力食用菌產業進一步發展,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產生利益聯結、增收致富。“我家住在附近,因為園區一年四季都有活兒干,我在這里打工已經三年了,既能照顧家人,每天還能有300元的收入,挺好的。”蘇木圖村村民胡玉霞說。
“隨著企業的技術成熟穩定,帶動了周邊農戶積極種植蘆耳。我們2024年冬季生產的600萬棒菌包中,其中300萬棒被周邊農戶購買種植,我們進行技術指導、產品回收。”嚴俊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