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奮進者前行的刻度。
回首2024年,內蒙古緊扣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戰略定位,堅持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并舉,著力構筑多能互補、多業并進、多點支撐、多元發展的能源產業格局,創下能源領域多個全國第一。
目前,自治區兩會正在火熱進行中,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代表委員熱議,都表達了內蒙古必將以更大的力度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推進能源低碳轉型,系統謀劃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內蒙古擔當,全力書寫端牢“能源飯碗”新答卷的決心。
牢記“國之大者”,堅決扛起能源保供責任
眼下,正值能源保供關鍵期,全區各大煤企、電廠開足馬力忙生產,全力以赴保供應。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內蒙古保大局、為大局,著力抓好煤炭先進產能釋放,落實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保障電力穩發滿發和油氣穩產增供,有效助力全國能源保供形勢總體平穩。2024年,內蒙古產煤12.9億噸,完成保供任務8.3億噸、占全國34.5%,發電超8000億度,外送電量3150億度、占全國16%,均居全國第一。
作為內蒙古電力外送的重要力量,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精益運維“五交三直”特高壓,內蒙古特高壓累計外送電量突破6500億度,蒙東電網外送電量規模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省級電力公司首位,有力支撐全國能源保供大局。
自治區人大代表,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毛光輝說,2024年12月3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啟內蒙古特高壓大發展新篇章。下一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加快開工蒙西至京津冀、達拉特至蒙西等特高壓工程,推進錫盟特高壓網架補強,深化“十五五”電網規劃研究,超前研究謀劃新的外送通道,著力提升蒙東電網整體外送能力,務實服務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為主體能源,煤炭在我國能源安全保障中發揮著“壓艙石”作用。■下轉第6版 ■上接第1版當前,在碳排放雙控背景下,內蒙古積極推進現代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邁進,同時積極尋求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自治區政協委員,國能包頭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總會計師郝繼軍表示,作為自治區支柱產業,當前內蒙古現代煤化工產業已走在全國前列,但在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建議從強化政策扶持和激勵機制、開展升級示范工程、加強新能源與煤化工耦合發展、深化人才引進和培養等方面著力,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錨定“雙碳”目標,奮力打造新能源產業高地
沙漠之上,一塊塊藍色光伏板鱗次櫛比;群山之巔,一臺臺巨大風機高聳入云……不僅盛產煤炭,內蒙古“風”“光”無限好,處處綠能涌動。
2024年,內蒙古錨定“雙碳”目標,緊抓快干推進新能源建設,新能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飛猛進。全區新能源累計裝機規模突破1.35億千瓦,提前一年實現超過火電裝機目標,新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邁出鏗鏘步伐,進一步鞏固了新能源產業全國領先地位。
就2025年新能源產業發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力爭新增并網4000萬千瓦、發電量超3000億度”“確保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力爭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產值突破2700億元”。新的一年,“鞏固好新能源產業領先地位”的沖鋒號角已經吹響。
自治區人大代表、包頭市發改委主任石鐘琴表示,包頭市將以鏈群思維謀劃布局,一體推進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等新能源裝備制造,構建“發—儲—輸—配—用”全鏈條,建好市屬國企主導新能源自用基地開發試點、“草光互補”模式試點,向著將包頭市打造成“中國儲能之都”“中國首座全場景綠氫自循環創新之城”的目標邁進。
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頭部企業,入駐內蒙古17年來,金風科技已在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興安盟、通遼市、包頭市建成投產5個總裝及產業鏈基地,逐步形成“風機制造—配套零部件—設備運維—人才培養”的產業鏈條,風電產業累計產值超140億元。“下一步,我們將加大風電場開發、儲能、制氫、綠色化工、風光大基地等項目的開發布局,助力內蒙古打造具有競爭力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自治區人大代表,金風科技內蒙古分公司副總經理、興安盟公司總經理王海猛表示。
堅持創新驅動,加快培育能源新質生產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更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2024年,內蒙古把能源技術創新作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抓手,深入實施能源領域科技“突圍”工程,重點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風光氫儲全產業鏈發展等方面進行技術攻關,培育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能源新質生產力。
世界首個百分之百新能源和應用高壓大容量功率器件的特高壓柔性直流工程啟動,世界首創煤加氫氣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全球最大容量構網型儲能實體樣機成功運行……創新活力迸發,加快釋放能源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作為內蒙古煤化工領域的佼佼者,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于2009年在鄂爾多斯市建成我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6萬噸/年煤間接液化生產線。如今,在“雙碳”目標引領下,企業不斷加大創新力度,加快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目前,我們已與國內外多家知名院所及企業在碳基高端共聚材料、碳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碳基相變材料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研究。下一步將繼續圍繞現有產業鏈進行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技術路線轉型升級。”自治區人大代表、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煤化工管理部設備管理主任級工程師訾旭華說。
包頭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作為2018年首批落戶包頭市的光伏企業之一,目前已在包頭建成投產三期單晶拉棒項目,總投資達80億元。入駐內蒙古以來,公司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2024年獲批自治區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025年,我們將繼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爭創自治區硅材料重點實驗室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不斷推進光伏行業向好發展。”自治區政協委員,江蘇美科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包頭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藝澄說。
時代大潮奔騰向前,責任使命催人奮進。新征程上,內蒙古將繼續錨定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定位,全面提升能源資源供應保障能力,持續推動現代能源經濟逐“綠”前行、向“新”進發。(內蒙古日報報記者 康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