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原縣園林綠化服務中心主動作為、大膽創新,著力增綠提質、增花添彩,在營造優美環境、提升精細化管養水平上下功夫,推動城市顏值和品位不斷提升,顯著增強了市民幸福感和滿意度。
五原新貌(資料圖)
植綠增綠擴綠讓城市更有顏值
“明顯感覺路上的綠植、花卉多了,色彩豐富了。早晨我會沿著義和渠兩岸和五原印巷散散步、看看景,晚上會到葵花廣場鍛煉身體,孩子們也可以盡情玩耍。現在的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居民劉女士笑著說,各類公園游園隨處可見,已成為周邊居民茶余飯后休閑健身的好去處。五原縣大力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和人居環境建設,城市綠地面積大幅增長,城市公園體系日益完善,綠色景觀愈發精致。無論是外地的游客,還是本地的居民,都能切身感受到五原縣的環境更優美、空氣更清新。
五原縣圍繞“植綠、增綠、擴綠”,全面推進綠美城區建設,在摩爾城街角、葵花廣場西入口等重要節點栽植造型松、海棠等各類造型苗木11株,并按照地形特征擺放景觀石,建成后的微地形景觀造型千姿百態、富有創意。采取一對一、一盯一的方式對城區綠化進行補植,采用控根器在東風路、團結路等街道補植國槐、海棠、山桃等樹種8000余株。行道綠化打造一街一品,前進南路打造樹下草坪全覆蓋,種植草坪2000余平方米,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生態環境和景觀品質。與此同時,對6個公園廣場進行升級改造,在葵花廣場打造疊水水系、改造西水池造型噴頭、翻新大型花籃、雙龍景觀、西通道改造微地形350余平方米。植物園打造草坪微地形景觀、新建老人活動區及兒童休閑區、試驗推行起壟花海技術,種植矮化馬鞭草花海3200余平方米。馮玉祥廣場通過清挖淤泥,安裝造霧、亮化系統改造水系,并引進水生植物,打造荷花景觀。好人廣場全面翻新,并將原有水系改造提升為音樂噴泉。體育公園土山全覆蓋綠化,種植爬地柏、玫瑰等喬灌木5000余株,增加噴淋管道,提高成活率。靜園改造噴泉水系,打造草坪、花帶微地形景觀720平方米。通過精細策劃與全面升級改造,給市民營造更加整潔、優美、功能完善的游園環境。
在此基礎上,對工業園區新一中北側播撒步步高花籽1.2萬余平方米,打造精品花海景觀建設。完成了葵花小鎮北側、縣醫院東側等多個重點區域的綠化工程。2024年共計新增綠化面積1.8萬余平方米,種植各類喬灌木12萬余株、草花80萬余株。
截至目前,五原縣建成區綠化面積為567.73公頃,綠地率38.3%;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為624.5公頃,綠化覆蓋率4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91平方米,園林綠化品質穩步提升。
加強養護管理提升景觀品質
城市管理,三分靠建,七分靠管。五原縣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周密部署、全力推進、重點突破,堅持以“精”為標準,以“細”為抓手,搶抓有利時機,及早行動,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加強園林精細化養護管理,努力創建更加整潔、優美、舒適的城市綠化環境。
為更好地建設城區環境,鞏固國家園林縣城成果,五原縣園林綠化服務中心重新制定了《五原縣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辦法及標準》《五原縣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考核實施辦法》,明確、細化養護標準,抓實抓細養護工作。以自查、日常巡查、抽查、聯評等方式對養護工作進行考核排名,并對4名優秀管護員進行表彰,營造爭先創優的園林管養氛圍。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學習辦法,努力提升五原縣園林綠化管護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技能。上半年,特邀園林專家陳憲章開展為期三天的室內專業技術知識講座和現場技術交流、指導,分別對草坪復壯、新建綠化特殊養護、病蟲害防治等內容開展教育教學;6月底,組織全體干部赴烏拉特后旗進行觀摩學習交流;嚴格落實安全工作職責,2024年對園林綠化工作人員開展崗前安全教育培訓累計20余次,例會進行安全工作提醒,發放安全標識工作服、安全帽300余套;全年集中開展園林業務知識培訓2次,實地學習培訓2次;4月共出動水車320余次對樹木進行高壓沖洗,解決楊柳絮給市民帶來的困擾,并消除安全隱患;8月共出動水車200余次,對東風路、隆興昌大街、興原路等主要干道樹木進行清洗,解決蚜蟲給市民出行造成的困擾;10月對城區街道、廣場公園樹木進行涂白,防治病蟲害,美化綠化環境;各個公園廣場建立安全巡查臺賬,對管轄區域內的水井、泵房、電箱等內容進行檢查,累計巡查500余次,防止發生各類安全事故,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全年共更換、維修安全警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宣傳牌100余塊,宣傳教育深入人心。
在苗木馴化基地培育白蠟、五角楓、暴馬丁香、密枝紅葉李等喬灌木70余種,共3萬余株。通過對苗木進行篩選培植,提高苗木適應性與成活率,實現了隨時為五原縣綠化美化提供適生、優良的苗木。2024年,共培育矮牽牛、雞冠花、大麗花等草花30余種,約80萬株,及時為城區的公園、廣場、街道等公共區域提供花卉裝飾,讓城區在不同的季節都能綻放出絢麗的色彩。
2025年,五原縣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持續打造更高品質生態園林城市,讓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