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杭錦后旗文體旅游廣電局不斷優化文旅環境,完善配套設施,激發文旅消費活力,補齊文旅發展短板,有力地推動了文旅產業提質增效,用深厚的文脈、生動的故事、詩意的風光,演奏詩與遠方的時代交響。
投資2500萬元的杭錦后旗體育公園建成并投入使用;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項目5個,共投資180萬元為各鎮、社區配套價值10.49萬元的健身路徑和體育設施,為5戶全區農村牧區文化示范戶發放價值10萬元的文化設備。
成功申報2個自治區級非遺工坊,7個市級非遺工坊,1個市級非遺特色村鎮;全年共舉辦各類文旅活動145場次,服務群眾15萬人次;兩季“歌從草原來”暨“陜壩味道”音樂嘉年華活動吸引11萬人參與,內蒙古衛視等80多家媒體、400多個平臺同步直播,線上點擊流量超過8000萬;“歌游內蒙古”“冰雪奇緣魅力北疆”冰雪旅游嘉年華暨第八屆“河套王杯”年豬文化節吸引12家中央級媒體,以及區、市、旗級共30多家媒體聚焦報道。各平臺累計發布稿件、短視頻50余條(篇),總瀏覽量超500萬+,短視頻轉發量超10萬;圍繞“紅歌頌黨·禮贊家鄉”品牌,共創作《沃野唱響豐收歌》等10部作品;烏蘭牧騎全年共開展文藝演出114場;圍繞“文潤杭后·閱讀北疆”品牌,發布“故鄉記憶陜壩味道”本土作家作品29部;圍繞“文以載物·博觀歷史”品牌,全年開展博物館宣傳活動4場,接待游客1.33萬人次;文物保護宣傳、文物故事宣講15場;完成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實地調查及數據采集46處;圍繞“紅色旅游+”品牌,講好英雄劉光子、勞模牛二旦等為主題的紅色故事。
借助“駐陜壩·渡陰山”等旅游品牌,不斷拓展紅色旅游研學線路和沉浸式旅游體驗活動;圍繞“紅色領航·體育飛揚”品牌,舉辦“村BA”、社區運動會、干部職工健步走等群眾體育賽事和全民健身活動,承辦巴彥淖爾市第十八屆中小學生冬季越野賽等校園競技體育賽事。全年共舉辦體育活動10場,參加上級舉辦的體育賽事11次;全年共接待國內游客約114.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約6.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