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冬日的寒風吹得人臉生疼,但阿拉善高新區烏蘭毛道嘎查村民色日格勒心里卻暖洋洋的。“今天的分紅會上,我分了2萬多元紅利,這已經是我連續7年領到嘎查集體經濟的分紅了,村委會為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我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色日格勒高興地說。
1月14日,阿拉善高新區烏蘭毛道嘎查和巴音敖包嘎查舉行了2024年度分紅大會。此次烏蘭毛道、巴音敖包兩個嘎查集體和個人分紅分別達105萬元和252萬元,農牧民們手捧分紅款,樂得合不攏嘴,盡情享受著集體經濟帶來的幸福紅利。
當天上午,在烏蘭毛道嘎查分紅現場,一摞摞現金被整齊地放在桌子上。農牧民們有序排隊、登記、簽字、按手印,喜笑顏開地領取分紅款。據烏蘭毛道嘎查黨支部書記、主任阿迪雅介紹,去年,烏蘭毛道嘎查立足嘎查實際,通過股份經濟合作社和新牧人合作社,推行“黨支部引領+公司式運營+股份制合作”模式,承接土建、綠化、養殖等工程項目和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帶動了農牧民創富增收。
當日下午3時許,巴音敖包嘎查的2024年度分紅現場同樣熱鬧非凡。去年,巴音敖包嘎查發揮產業優勢,規劃建設嘉業商業廣場、新能源光伏和巴音敖包物流園等項目,不斷延長產業鏈條,拓寬了嘎查的增收致富路。“下一步,我們將緊緊瞄準‘產業發展、集體創收、農牧民增收’這一目標,在發展嘎查集體經濟方面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將現有三產轉為實體產業,使‘看得見’的集體資產轉化為更多‘摸得著’的紅利,讓農牧民的腰包越來越鼓。”巴音敖包嘎查黨支部副書記何亮說。
據了解,近年來,烏蘭毛道嘎查和巴音敖包嘎查以“依靠園區、服務園區、發展園區”為導向,以農牧戶為基礎,以合作社為載體,積極探索“黨建+合作社”“合作社+集體經濟”“富民黨建”等創新舉措,堅持走差異化、多元化發展道路,掛牌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轉變,并運用政策和資金支持,積極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加快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拓寬了農牧民增收致富路。(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劉宏章實習生奧日其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