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月21日電 題:三訪積石山,柴永忠家的羊圈添了新羔子
新華社記者張文靜
春節前夕,記者前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石塬鎮石塬村,看望在2023年積石山6.2級地震中認識的老鄉柴永忠。
走進柴永忠家中,爐火正旺。炕桌上,美食多得快要放不下,有當地特色手抓羊肉、有新炸的麻花和馓子,還有花生、瓜子和糖果。
2025年1月18日,柴永忠(左一)和家人一起吃飯。新華社記者張文靜 攝
“快嘗嘗我們的手藝!”與柴永忠的第三次見面,在有說有笑的拉家常中開始。他說,地震發生后,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他花了半年多時間,蓋好了房子,建好了羊圈。提及家里的變化,他的聲音不由自主地提高。
圍坐在熱乎乎的炕頭,柴永忠的父親、兒子和孫子吃著美食。眼前這幅四世同堂的溫馨畫面,加上柴永忠嘴角上揚、滿臉笑意的神情,與他初次與記者見面時給人的印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初見柴永忠,是震后第三天。和其他受災群眾不一樣,他沒有拉住記者傾訴,身材瘦削、神情木訥的柴永忠棉衣上沾滿灰塵,眉頭微蹙坐在帳篷里,一言不發。
2023年12月21日,在帳篷里,柴永忠(右一)與兒子柴成良(右二)和家里的親戚討論震后生活安排。新華社記者張文靜 攝
在記者的反復詢問下,他才一字一字地擠出家庭情況——父親年事已高,愛人長期患病,兒子在西藏務工,兒媳二胎懷孕7個多月,全家幾年前才脫貧,地震震毀了他的房子和羊圈。看著流淚的兒子,他安慰道:“不要哭,肯定有辦法。”
去年3月,積石山縣有序推動災后重建工作。柴永忠的房屋經鑒定后需要原址重建。根據政策,他可以享受7.5萬元補助和5萬元的貼息貸款。于是,他和兒子,加上請來的匠人,合力動工蓋新房。
2024年9月3日,柴永忠在落成的新房主體前打掃衛生。新華社記者張文靜 攝
去年9月,新房主體落成。記者第二次前往柴永忠家中探望。他身著條紋短袖,沒了冬天厚衣服的包裹,精氣神足了,但和初次見面一樣,仍不善言辭。
“房子建好了,心情能好一點。”柴永忠說,接著他帶記者參觀了他新修的標準化圈舍。
站在羊圈前,他數著,“一、二、三、四”,聲音戛然而止,手指在空中抖了幾下,隨即又緩緩落下,臉上露出一抹悵惘。要知道,震前他喂養了幾十只羊,而現在才是個位數。
2025年1月18日,柴永忠抱著小孫子在新房前合影。新華社記者張文靜 攝
一只奶羊的叫喚聲,將柴永忠拉回現實。他拿起飼料,喂起了奶羊,低聲說:“這是只奶羊,買來給孫子喝羊奶,比買奶粉劃算。”
柴永忠說,要過上好日子,既要精打細算,還要努力勞動,“最大的想法就是把羊養好,多掙點錢”。
接下來的生活,如他所愿,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
春節臨近,家里的奶羊下了一只羔子,“新年討了個好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