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月23日電(記者梁軍、王俊杰)數九寒天,北方建筑工地大多都已冬休,但甘肅革命老區慶陽市“東數西算”“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建設現場,各單位搶抓工期、迎峰保供,生產一線工人們干勁正足,一派火熱景象撲面而來。
??1月6日,中國移動(甘肅慶陽)數據中心施工現場,工人進行鋼梁組裝作業。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中國移動(甘肅慶陽)數據中心施工現場,一陣急促的鞭炮聲在半空傳來。記者探窗看見,有工人在一根鋼梁上點燃兩串鞭炮。這鋼梁被吊車提溜起來,冒著火光,隨起吊繩緩緩上升。
??“經過一個多月建設,智算中心發電機樓的鋼結構要完成了,這鋼梁就是最后一塊材料?!敝袊苿痈拭C公司慶陽分公司東數西算中心經理井利榮說。
??1月6日,中國移動(甘肅慶陽)數據中心施工現場,工人進行油機安裝調試作業。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甘肅成為全國“東數西算”工程的樞紐節點以來,全國300余家數字經濟生態企業在慶陽落戶。慶陽市數據局介紹,截至2024年底,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已投運標準機架3.1萬個,算力規模達到5萬P。而中國移動(甘肅慶陽)數據中心建成后,慶陽算力規模有望再增加5萬P。
??“5萬P,代表服務器每秒能處理5000億張照片?!本麡s說,如今興起的無人駕駛、大語言模型、圖片渲染和處理都需要西部的算力支撐,“東部發達城市算力需求日漸旺盛,期盼著西部的數據中心集群加快建設進度,早一天提供穩定便捷的算力服務。”
??“砰!砰!砰……”施工現場打樁聲不絕于耳。為使新建的智算中心在2025年如期投產運營,200多名工人、30多臺機器加緊基礎施工。從2024年12月底開始,現場的4臺樁機晝夜不停,以確保在2025年春節前完成智算中心全部的地基處理。
??看完“東數西算”工程的緊鑼密鼓,記者又驅車來到“西氣東輸”和“西電東送”的建設現場,這里的工人們正頂著嚴寒,守護祖國的“能源動脈”。
??長慶油田隴東油區,一排排抽油機把“身軀”扎進上千米深的地下,源源不斷地開采石油天然氣。目前,隴東油區慶陽氣田日產氣量突破200萬立方米,按照每戶每天1立方米用氣量計算,至少能保證200萬戶家庭的生活用氣。
??20日晚,井站巡護人員李海林(右)和工友加密巡檢。新華社發
??“嗚……嗚……”20日19時許,天已完全黑透,慶陽氣田的報警系統響起,一瞬間,應急指揮大樓燈光全亮,迅速就位的值班人員檢查后,判斷是管線凍堵,造成氣井壓力值異常。
??井站巡護人員李海林裹上棉衣,和三位工友趕到野外的井場?!皟龆率嵌咀钆碌氖?,會造成產量下降?!崩詈A终f,如不立即解堵,時間久了越凍越多越堵越結實,會直接影響到春節保供。
??夜色下的大山里寒氣逼人。不知不覺間,在零下15攝氏度的野外,李海林和三名同事在井場工作了將近四個小時。
??隴電入魯工程是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能源基地外送工程,華能正寧電廠2×1000兆瓦調峰煤電機組是隴電入魯工程重點配套電源。記者到來時,看到工人大多步履匆忙。一問得知,這家電廠剛剛并網發電不久。工人們一邊給1號機組“找毛病”,一邊為2號機組的整套啟動并網做最后沖刺。
??1月3日,工作人員在華能正寧電廠儲煤場內堆存燃煤(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彭濤坐在顯示屏前,目不轉睛地盯著每一組數據跳動。他是電廠運行部集控值長。“等今年5月隴電入魯工程投產,山東的‘親們’就能用上甘肅電了?!迸頋f。
??1月3日,工作人員在華能正寧電廠集控室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眼下正值迎峰度冬,用電負荷高,越到春節,用電需求越大,光伏風力發電波動越大,正是檢驗電廠調峰能力的關鍵時刻。彭濤手頭忙,雙眼始終看向屏幕,整個采訪過程他很少扭過頭。記者主動坐在他旁邊,但采訪屢屢被他的值班電話聲打斷。
??彭濤是陜西西安人,今年孩子剛滿半歲,春節期間這個崗位需要他值守,因此無法回家團聚。他說,一年365天電力運行不間斷,春節期間需要24小時值守,不回家是常態。
??一個祥和、團圓、幸福春節的背后有著舍小家的堅守。這些保供單位和“在崗人”用“春節不打烊”的“紅火”勁兒,守護著千里之外的“年味”。正如彭濤所說:“我們年味淡了,萬家的年味才會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