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河區教育局關于查處4起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案例的通報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臨河區教育系統依據《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緊盯節假日等重點時期,嚴厲打擊校外培訓機構(個人)違法違規行為。現將2024年查處的4起違規組織開展學科類培訓案例通報如下。
案例一:2024年5月13日,日常巡查發現,許某,在臨河區一學校附近以“瑞啟托管中心”名義,違規隱形變異開展學科類培訓。臨河區教育局執法人員現場約談負責人并立案調查,責令立即停止違規培訓行為,退還所收費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已執行完畢。
案例二:2024年6月1日,日常巡查發現,王某,個人在臨河區景晨花園小區臨街商鋪(無牌匾)內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市教育局、臨河區教育局聯合行動,對該場所進行查處,責令立即停止違規培訓行為,退還給家長違規所收費用,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出罰款3000元的行政處罰,已執行完畢。
案例三:2024年11月16日,日常巡查中發現,韓某,個人在臨河區今日嘉園小區一住戶內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臨河區教育局執法人員現場約談負責人并立案調查,責令立即停止違規培訓,退還所收費用,做好家長解釋工作。對韓某給予行政警告處分。
案例四:2024年11月16日,根據群眾舉報線索查實,趙某某,在臨河區今日嘉園小區借用某托管機構場地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市教育局、臨河區教育局聯合對該場所進行查處,并進行調查。經查看該人手機收款記錄并與學生家長核實,暫未收取費用。責令立即停止違規培訓行為,并給予趙某某和托管機構經營者警告處分。
下一步,臨河區教育系統將重點聚焦查處以托管中心、教育咨詢、文化傳播、素質拓展、思維訓練、作業輔導、AI自習室等開展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以及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快手賬號發布違規招生廣告信息行為,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查處,做到發現一起、核查一起。
特別提醒
《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53號)已于2023年10月15日起實施,面向3周歲以上學齡前兒童、中小學生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由過去的違規行為納入違法行為范疇。在近期的檢查中,一些舉辦者為逃避檢查,采取鎖門、安裝柵欄、封閉通道等手段,將孩子置于密閉隱蔽場所,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寫給家長和違規補課的在職教師、校培機構的話
家長:您是孩子健康成長第一責任人,孩子的生命安全及心理健康需要放在孩子未來成長首要因素來重視。以前發生的火災事故,后果慘痛,希望可以觸動到您的責任、安全意識。假期是一段難得的親子時光,陪伴是給孩子成長的最好禮物。在朝夕相處的假期中,您可以幫助孩子科學合理安排假期時間,注重與孩子的溝通交流,走進孩子心靈,關注孩子心理狀況,指導孩子科學調適情緒,積極化解心理壓力;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用善于發現的眼光鼓勵孩子點點滴滴地進步,讓孩子在一種寬松、和諧、愉快的家庭氛圍中學會自理自立、自信自強,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良好習慣。臨河區教育局再次呼吁并提醒您為孩子安全負責,遠離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不要把孩子的假期變為“學期”,不要把對孩子的關心變為孩子的壓力。
違規補課的在職教師、校培機構:教育是良心的事業,不是逐利的產業。孩子愛學習的優良品質應該被表揚和鼓勵,但是為了逃避監管,曲解變通“雙減”政策、教孩子撒謊應對檢查,是對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挫傷和瓦解,更是對良好師德師風的褻瀆。只片面追求分數,忽略孩子品行品德的教育害人害己。再次提示在職教師、校培機構,嚴禁以任何形式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
每一個家庭都是最好的學校,每一名家長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一生的榜樣!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家事也是國事,寄托著家庭的希望和幸福,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校外培訓負擔創建良好環境,為孩子度過一個平安、愉快而有意義的假期保駕護航!共同呵護孩子們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投訴舉報電話
如您身邊發現有違規培訓,請及時向主管部門投訴舉報。
違規學科類培訓舉報電話:
臨河區教育局:0478—7809832
違規非學科類培訓舉報電話:
臨河區農牧和科技局舉報電話:0478—8921609(科技類)
臨河區文化旅游體育局舉報電話:0478—8761664(藝術類、體育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