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烏蘭花鎮約70公里的格根塔拉草原深處,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常年與高山和草原相守,與廣播電視信號為伴,默默付出、把黨的聲音送入千家萬戶。《新春走基層》,讓我們一起跟隨記者,把鏡頭對準這群草原深處的廣電人。
1月20日,記者同內蒙古廣播電視傳輸發射中心781臺的技術人員一起前往格根塔拉草原海拔1544米的山上對設備進行巡檢。臨近春節,按照自治區廣電局部署安排,值班人員要對各系統設備進行全方位的安全隱患排查。
記者 我看前面就是咱們的發射臺了,是嗎?
內蒙古廣播電視傳輸發射中心781臺副臺長 寧海波 對,前面馬上就是781臺,咱們今天來的這個路上算是非常好走的了。路上有的時候很多積雪,有的時候要下車鏟雪,甚至有的時候要步行去臺站。
在全區68個直屬發射臺中,位于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深處的781發射臺,成立于1978年1月,是集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和微波傳輸于一體的綜合性臺站,覆蓋四子王旗及周邊8個蘇木、超20萬農牧民群眾。
內蒙古廣播電視傳輸發射中心781臺員工 李興剛 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監聽我們發射出去的信號是不是正常,(群眾)接收回來,才能了解到黨和國家的政策。
做好一件事不難,38年來堅持做好一件事卻不容易。信號源正常、發射機正常、發電機運行穩定……厚厚的值班日志記下設備運行情況,也記錄下李興剛日復一日的工作日常。上世紀90年代的發射臺,條件更是艱苦,站里沒有水井,一年四季都要到10里外的村里去拉水,遇到大雪封山取一次水要一整天。而由于交通不便,聚少離多是發射臺廣電人的常態。
記者 您怪怨過他嗎?
李興剛妻子 謝華 實際上最初,我也有不理解,最難的時候就是孩子生病,一個人需要帶孩子去看病,這些時候覺得是最心酸的時候。
謝華說,常年工作在外,李興剛總是報喜不報憂。有一次,李興剛在回發射臺的路上差點出了事。
李興剛妻子 謝華 那年冬天他們從補力太(微波站)回來,(雪天路滑)翻車了,但是當時他沒有說,無意之中實際上是同事給說漏嘴了,我才知道。你像現在在單位的工作環境,就他們自己的生活環境也好多了,我們作為家屬,我們也就更踏實,更放心了。
四十年來,一代代廣電“守塔人”把“幸福電波”送入千家萬戶,讓基層尤其是偏遠農牧區的群眾通過廣播電視了解世界,讓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
李興剛女兒 李萌 很少有人去了解微波發射這個工作,但是我覺得親身經歷來說,我父親就是在背后默默付出,常年與高山和電視發射塔為伴的這樣的“守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