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國內到位資金5573.1億元,同比增長16.6%;提前一年實現三年引資1萬億元目標;在建10億元及以上重大項目638個,同比增長11.1%……2024年,內蒙古忙招商、跑項目、抓落地,緊緊抓住招商引資這個“牛鼻子”,只爭朝夕推動招商引資邁上新臺階,讓投資有形、可見。
開局“搶跑” 打好招引主動牌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2024年開年,內蒙古即召開全區招商引資暨誠信建設會議,釋放出“大抓項目、大抓招商”的強烈信號,吹響“實干為要”的行動號角。
為給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源頭活水”,2024年,內蒙古制定印發《2024年全區招商引資工作要點》,確定招商引資國內到位資金年度目標和18項重點任務。同時,制定《招商引資績效考核激勵辦法》,通過科學設置考核獎項和考核指標,堅持獎懲結合,確保精準實地開展招商引資績效考核。
放眼全國多地,千方百計抓招商、引項目、拼經濟早已成為“主旋律”。面對“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局面,內蒙古主動適應招商形勢變化,打好主動牌,積極對接謀求合作。2024年,內蒙古黨政主要領導發揮“頭雁領航”作用,高位推動招商引資,帶頭會見國家能源集團、遠景科技集團、明陽集團等一批重點企業,部署推動一系列地央合作事項。
同時,內蒙古各盟市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奔赴全國各地,走訪考察企業、精準對接項目、搶抓合作機遇,帶動內蒙古招商專班快馬加鞭“走出去”。據悉,2024年,內蒙古各盟市黨政主要領導帶隊外出招商190次。
招大引強 投資結構再優化
在通遼市科爾沁區蒙東(通遼)風電裝備制造基地鑄造車間內,一臺臺機械設備正高速運轉,澆鑄完成的鑄件將經過切割、打磨、切削加工、打砂、噴漆等工序后,成為滿足客戶要求的風電輪轂、底座等產品。
時值寒冬,氣溫驟降。然而,在內蒙古各個重大項目施工現場,“熱度”和“速度”卻絲毫不減,建設者們不畏嚴寒、鉚足干勁,搶時間、趕進度,全面發起“冬季攻勢”,不斷刷新項目建設“進度條”。
據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消息,2024年內蒙古在建10億元及以上重大項目638個,到位資金3676.5億元,占全部到位資金的66%,同比增長11.1%,拉動全部到位資金增長7.7個百分點。呼和浩特市移動智算中心項目、包頭市通威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等17個項目完成到位資金超30億元。
投資高增長的同時,投資結構也不斷優化。呼和浩特市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數據中心項目,通遼市西部天然氣輸氣管道項目,赤峰市蒙東醫藥現代物流產業園項目,烏蘭察布市中云智算產業園項目等一批服務業重點項目的實施,有力帶動了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2024年,內蒙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到位資金占全部到位資金的比重為2.0:74.9:23.1。其中,第三產業到位資金同比增長43.4%。在建的4293個項目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項目到位資金合計占到位資金總額的25.1%,同比提升3.7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
“鏈”上發力 產業向“新”提質
內蒙古引進國內到位資金在高基數背景下,實現大幅增長,離不開精準招商、鏈式招商,也是招商引資工作精準度和成功率的不斷提高。近年來,內蒙古聚焦新能源裝備制造、新型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等8大產業集群和16條重點產業鏈,“鏈”上發力、“鏈”上攻堅,推動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
鄂爾多斯市依托引進的隆基、遠景等一批新能源材料、光伏裝備產業龍頭企業,引進寶豐50GWh智能電池制造、通威綠色基材一體化等延鏈項目。
包頭市先后引進13家晶硅頭部企業,形成完整產業鏈條,被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授予“世界綠色硅都”稱號。
錫林郭勒盟聚焦9條產業鏈逐鏈明確目標靶向,成功推動三一和明陽葉片制造等項目投產,遠景氫能電解設備制造項目近期投產,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走向規?;⒏叨嘶?。
隨著一批延鏈補鏈強鏈和上下游配套產業項目引進落地,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不斷向高端邁進。2024年,內蒙古16條重點產業鏈項目1277個,到位資金2504億元,占全部到位資金的44.9%,同比增長9.8%,拉動全部到位資金增長4.7個百分點。其中,重點產業鏈帶動能力顯著增強,特別是稀土產業鏈到位資金實現1.4倍的快速增長,儲能、氫能產業鏈到位資金同比增長均超過30%。(張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