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脈永續走向復興——阿拉善巖畫拓片題跋展”開幕式暨博物館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分享會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舉辦。
開幕式現場,阿拉善博物館與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簽訂了科普教育基地共建協議。雙方將在科普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互聯互通、互學互鑒,充分發揮社科普及教育功能,推動社會科學普及事業,為廣大群眾打造一個涵蓋多元知識領域、形式多樣的學習交流平臺。
在博物館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分享會上,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國際博協研究與交流中心主任安來順,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龔良等專家學者圍繞活動主題,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入闡述,為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建議。中國巖畫學會理事、副秘書長、內蒙古巖畫學會副會長孫建軍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狀元大講堂”舉辦“魅力巖畫——從內蒙古阿拉善巖畫說開去”專題講座,講述了巖畫知識及其獨特價值,并以“文脈永續走向復興——阿拉善巖畫拓片題跋展”為例,在如何識別巖畫內容、如何斷代與保護、研究、利用等方面,與觀眾進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活動由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廣電局、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秦淮區委宣傳部、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秦淮區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夫子廟文化和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阿拉善博物館與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共同承辦。此次展覽共展出拓片題跋37幅,巖畫實物5件,巖畫復制品4件,題跋冊頁1件,分天人合一、天堂草原、物競天擇三個部分。展期從1月22日至3月31日。
內蒙古日報?草原云記者:劉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