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30日電 題:內蒙古:北疆草原的“溫暖”春節
新華社記者勿日汗
農歷新年第一天,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和新生羔羊的咩咩聲交織出內蒙古北疆草原的獨特年味。
身著節日盛裝的牧民薩仁圖雅坐在溫暖的家里,看著放在客廳顯眼處的羊圈監控顯示屏。屏幕上,一只只剛出生不久的小羊羔依偎在母羊身邊,稍大一些的羊羔三五成群、蹦跳玩耍,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
“春節疊加接羔季,這是我們草原春節的特色,新春接羔是一件吉利的事情。”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太仆寺旗貢寶拉格蘇木的薩仁圖雅說。
雖然白雪覆蓋的草原室外溫度已降至零下25攝氏度,但薩仁圖雅家磚瓦房內暖意融融:壁掛式電暖器散發著熱氣,餐桌旁的電磁爐上熬著奶茶,拜年的客人們脫下厚重的外套,孩子們穿著短袖、單褲嬉笑玩耍。
“這個冬天我們的生活主打‘溫暖’二字。不光是家里,你去看看羊圈,這么冷的天氣棚內也很暖和,再不用擔心新生羔羊被凍死。”薩仁圖雅說。她帶著記者走進貼著喜慶對聯的養羊暖棚,這是去年新建的現代化棚圈。
這時,冬日的陽光從羊圈上方的窗子照進來,掛在墻上的溫度計顯示15攝氏度。以前給新生小羊羔保暖用的幾個羊皮袋子,完成了使命,靜靜地掛在新羊圈不起眼的角落。
薩仁圖雅向記者講述了“溫暖”背后的力量。為提高邊疆偏遠農牧戶生活質量和生產水平,內蒙古努力補齊農牧區基礎設施短板,農牧戶電網改造、棚圈建設等都能得到不同形式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以前的草原電網帶不動大功率的機械設備。”她說,自從去年接通“三相電”后,周邊牧戶都把過去燒煤的暖氣改為電采暖。現在不僅家里溫度提升,采暖成本也沒有增加,而且電采暖能遠程操控,離家進城后,用手機就能控制家里的溫度。
在薩仁圖雅接待賓朋的餐桌中央是蒙古族過春節必備的奶食盤,圍著奶食盤擺放著她網購的各式美食:智利的車厘子、俄羅斯的糖果、蒙古國的酸奶,還有云南的藍莓……
因為有了穩定且充足的電力供應,薩仁圖雅享受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購買了一臺大冰箱。她打開塞得滿滿當當的雙開門冰箱說:“現在備的年貨一年比一年豐富,刷手機看見想吃的東西,動動手指就能買回來。網絡給我們原本閉塞的牧區生活帶來了無限可能。”
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北疆草原上,牧民們享受著“溫暖”春節,感受時代發展帶來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