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日前自治區科技廳發布了《2024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技登記成果統計分析報告》,全區2024年共登記科技成果2012項,其中,應用技術類成果達1557項,產出經濟效益2307億元,較上年增加156.72%。
在2024年的2012項登記科技成果中,由企業完成科技成果1006項,占成果總數50%;企業科技成果產出知識產權3239項,占比達67.68%,已授權專利占比69.49%;企業完成成熟應用階段性成果794項,占比達50.10%,各項明顯高于其他分類。表明我區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企業投入科研開發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研發能力得到增強,為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力支撐。
大專院校完成科技成果433項,其中基礎理論217項,分別占成果總數的21.52%和基礎理論總數的52.04%,充分體現了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重要結合點的獨特作用,高等院校已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
根據統計,在2024年我區登記成果中,55歲以下的完成人員有15233人次,占登記人員總數的88.63%,其中36歲至45歲科研人員7417人次, 占成果登記人員43.15%,中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正逐步成為全區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在應用技術成果中,達國際領先、國際先進共232項,占總數的14.90%,國內領先、國內先進806項,占總數的51.77%。
報告統計分析顯示,近3年來,自治區應用類技術成果登記數量逐年遞增,呈現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良好態勢。近年來,我區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強化科技激勵政策供給,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評價改革,充分發揮“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作用,加速聚集科技創新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積極調動廣大科研人員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創造性,持續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有效激發了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白蓮)